面肌痉挛患者椎基底动脉作为责任血管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来源 :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_hu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椎动脉作为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原因是,责任血管粗大,不容易被移动,操作空间狭小,容易损伤手术区域的神经.本课题组运用现代影像学技术,手术前对椎动脉压迫类型的面肌痉挛患者的责任血管进行评估,探讨椎动脉压迫类型的手术的策略,探索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 方法:总结61例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的面肌痉挛的患者,术前行3D-CISS扫描,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岩静脉血管和三叉神经进行三维重建,与手术中的发现进行对比. 结果:血管压迫的手术中确定有61例判断责任血管为椎动脉.根据椎动脉与面神经之间的密切程度,把椎动脉为责任血管的血管压迫类型分为三型.根据磁共振检查的结果,椎动脉压迫为责任血管的分型为,椎动脉主干和REZ没有接触,但是靠近REZ,责任血管为椎动脉分支血管;椎动脉主体部分与REZ有接触,但是椎动脉主体部不位于小脑延髓沟;椎动脉主体位于延髓小脑沟,与面神经根部紧密接触.三维重建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现,所有椎动脉为责任血管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均是迂曲的,并且必然是偏向患病一侧. 结论:术前充分了解面神经与椎动脉之间的关系,可为术前做好手术计划,选择适当的手术策略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TGF-β 1、U-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医附院内科收治并经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GF-β 1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U-Ⅱ,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
会议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在我医院建设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将2009年12月~2015年5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及分院全部急性缺血性卒中和实施溶栓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建立绿色通道后病例为治疗组共689例,实施绿色通道诊治流程进行诊疗;对照组675例,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溶栓率、DNT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溶栓率为7.3% (50/689),显著高于
会议
脑出血即为因小动脉、小静脉破裂等原因而造成的脑内实质性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诊病,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且高血压出血起病急剧,蔓延迅速,其病死率和致残率甚至都高于其他急性脑血管病。
会议
目的:探讨小儿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24例小儿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11例切口感染,12例并发脑脊液漏,随访3月-3年719例无肢体功能障碍,术前一侧下肢瘫痪者(肌力0级)6例中4例肌力达到3-4级,l例达到肌力2级,1例肌力无改善。双下肢肌力(1-4级)36例中32例肌力较前明显
目的:探讨利用脑室镜对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意义与疗效.方法:应用前额角穿刺利用脑室镜清除单侧或双侧脑室血肿后再行外引流.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测定结果,126例中应用脑室镜清除脑室血肿Ⅰ级良好率达65%.结论:额角穿刺脑室镜清除血肿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疗效好,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胼胝体切开术后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未成年组(年龄<18岁)和成年组(年龄≥18岁),未成年组24例,成年组28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未成年组,满意5例,显著改善16例,良好1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有效率87.5%;成年组满意3例,显著改善17例,良好3例,无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共228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科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共228例.年龄1岁3个月至96岁.男性193例,女35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4例,坠落伤56例,摔伤44例,打击伤21例,砍伤9例,原因不明14例.受伤到入院时间:3小时内75例,3小时~6小时76例,6~12小时31例,12~24小时16例,大于24小
目的:研究HMGB1中和抗体(HMGB1抑制剂)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及神经元的影响,对临床癫痫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模型,取出生后21d(postnatal day 21,P21)的纯种大鼠,向侧脑室中缓慢注入2nmol海人酸(kainic acid,KA)溶液.分组以及药物干预:将SE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P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开放式手术联合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治疗颅内钙化灶性癫痫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效果.方法:21例颅内单发钙化灶引起的癫痫患者(其中主要功能区钙化灶9例),在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开放直视手术,ECoG监测钙化灶周围皮层脑电活动情况,切除钙化灶后再次ECoG监测,确定致痫灶的范围及处理方式.结果:所有钙化灶均被顺利切除.钙化灶区域ECoG监测无明显异常5例,表现为阵发性与动脉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移位症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9例功能区灰质移位症所致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应用射频热凝对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后长期随访,癫痫发作改善程度按Engel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