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target animacy on hand preference in Sichuan snub-nosed monkeys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来源 :第十二届野生动物生态及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畜牧业生产的当家草种,有“牧草之王”之称,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决定了苜蓿的饲用价值,苜蓿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家畜的生长状况.QQS基因是拟南芥的孤儿基因,据报道过表达QQS基因可以提高大豆、水稻及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过表达QQS基因的紫花苜蓿在温室中生长的生物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经收获测定2015年和
花药(花粉)培育再生体系的构建是单倍体育种的重要环节.对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 cv.Hulunbeier)进行花药组织培养,通过固体与液体悬浮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进行正交试验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和生根培养后获得再生植株,建立了适宜的花药组培再生体系,获得再生植株并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出单倍体.结果 显示,呼伦贝尔黄花苜蓿花药组织培养适于液体悬浮培养,其愈伤形成的培养条件为
对强抗旱苜蓿品种的抗旱生理及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可为苜蓿抗旱性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强抗旱陇中苜蓿和弱抗旱甘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势为-1.2 MPa含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干旱胁迫,连续处理15 d,分别在处理后0d、3d、6d、9d、12d和15d取根系鲜样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探究强抗旱陇中苜蓿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结果
高粱褐色中脉与传统白脉品种相比,其可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难以消化的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利用褐色中脉突变体来改善饲用高粱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质已引起各国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研究鉴定了一个高粱bmr-6(brown midrib-6)突变体,其中脉和茎杆为红褐色。相比于野生型,bmr-6突变体的Kalson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中脉组织切片分析表明突变体的木质素含量降低,但组织中多糖含量增加
会议
盐土环境下植物受到的毒害离子主要包括钠和氯,其中钠调控的机制研究较多,而氯较少。氯虽然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在盐胁迫下其含量远超过植物正常生长所需。因此,盐胁迫下植物对氯胁迫的响应和抗氯性与钠胁迫一样,应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这对全面揭示植物的抗盐机理、提高植物抗盐性、盐渍土生物改良和环境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作为一种常用的暖季型
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华南地区酸性土壤面积日益增加,酸性土壤中的铝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日趋严重.本研究以百喜草作为实验材料,在0.9μmol L-1A13+的酸性铝胁迫水培条件下,以添加0.3 μmol L-1的La3+作为处理,在水培的第2、4、6天,分别测定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在酸性铝胁迫水溶液中添加La3+,其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A1处理,而且在第
本研究以黑麦草作为试验材料,对铝胁迫下黑麦草的一系列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以期为铝胁迫下黑麦草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铝胁迫显著抑制了黑麦草幼苗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对根系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幼苗的抑制作用,其中根长和根干重可作为研究植物铝胁迫下生长特性的重要指标。同时,铝胁迫导致植物体内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此外,随着A13+浓度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随之增加,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SOD活
土壤中过量的Cu会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等作用,进而富集到植物中,对动物乃至人类具有重金属毒性.红三叶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对As等土壤污染有一定耐受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对铜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以红三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铜浓度(0,200,400μmol·L-1)处理7d和14d后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铜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铜胁迫7d后,与对照相比,在铜浓度为200 μmol
草地月际适宜载畜量的计算,能够有效监测草地季节性草畜矛盾,帮助决策者及时调整放牧策略。本文提出一种将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建立的月际产草量遥感经验模型与产草量月动态系数相结合的方法,用于估算月际草地适宜载畜量,并在青海省河南县荷日恒村季节牧场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结果 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反映各月适宜载畜量动态,荷日恒村季节草场:5月产草量较低,不适宜开始放牧,应休牧减少家畜践踏对草地生长影响;8月草地适宜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和丙酸制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L.)和全株玉米(Zea mays L.)混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个苜蓿和全株玉米比例(8∶2、6∶4、4∶6及2∶8),并以对照(空白)、乳酸菌(1×106 cfu g-1)、化学添加剂(0.24%丙酸、0.24%丙酸钠及0.18%甲酸)、乳酸菌和化学添加剂复合4种处理进行混贮调制,室温贮藏180d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