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采空区山体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2013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矿山山体形变诱因的分析,需要十分准确而且多样的数据基础,而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提供的数据为矿山形变诱因分析提供了关键性的依据.对于使用传统测绘方法的单点监测方式很难在山体整体大规模形变上提供详细的形变数据.本项目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山体的数字表面模型,进行不同时段数字表面模型的比较来分析出具体的山体形变趋势,从而为地质专家分析引起形变的诱因提供更好的数据模型支持.
其他文献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航空天然场(ZTEM)电磁观测系统的方法原理、装置及应用实例;从测量参数、探测成果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对比总结了航空天然场电磁法与地面MT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天然场电磁法和地面MT联合的点面结合勘探方案,即ZTEM航空电磁法进行大面积快速测量,地面天然场电磁法针对重点和可到达的区域进行辅助性质的完善测量和查证,并为ZTEM数据反演提供参考,最终获得全区能真实再现地质体本来面目的勘
全球中纬度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都受到季节性冻结的影响,我国多年冻土区的分布面积约2.1106km2,季节性冻土区分布面积约5.1106km2,两者合计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75%(徐学祖和邓友生,1991;张殿发等,2005).目前,我国土体冻融过程中水热盐耦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仍然不太清楚,冻融过程土体水热盐运移研究的整体水平尚处于基础监测试验数据积累阶段,大量开展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热盐运移试验研究十分迫切
地下水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储存量丰富、便于开采,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地下水的长期过度开采,造成了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在这项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地下水关键控制水位,其中包括蓝线水位和红线水位.此外,基于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建立了地下水关键控制水位的理论.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水文条件,运用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场和地面沉降的耦合数值模型,用于研究预测地下水流
文章简要叙述了我国地下水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国内地下水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多部门监管责权不清、投入相对较少、重复建设严重、数据缺乏共享、目前无法规可依等.以北京平原地区为例,回顾了地下水监测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北京地区1:5万精度的立体分层区域监控网和地下水污染源监控网.针对北京在南水进京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水情条件下,提出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指出必须要对监测网不
本文讲述了岩体中成矿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含矿性指示,分析了矿物中元素比值及其含矿性指示,总结出了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的斑岩体,成矿元素丰度值较高,而且成矿元素离散度也较高。酸性岩体中黑云母中Mg、MF参数和F 参数值可以作为岩体含矿性的鉴别标志,研究区含矿岩体的含镁系数变化于0.6-0.8之间,含铁系数变化于0.20-0.40之间,可作为区分含矿岩体和非含矿岩体的界限方面的结论。
本文讲述了详查、勘探阶段煤质任务,分析了煤质主要基本分析试验项目及数量,已知区煤质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勘探阶段钻孔数量一般是详查的2倍多,在不影响煤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可减少勘探阶段部分煤质项目试验数量,在采样点工程布置上笔者认为可依据以下两个原则确定,一是照顾面上的均匀性适量选点,二是在局部煤质指标相对变化较大的区域或受岩浆岩影响的地区等特殊地段,按“规范”要求采试验样。另外,视密度值的大小直接
通过对黄兰矿区地质背景与沉积特征的研究,进而统一龙潭组上下段界线的划分标准,对兰村矿区深部找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表明:矿区龙潭煤系主要形成于中二叠世晚期的层序2海侵体系域阶段,古环境对煤层的形成控制较为明显,黄丰桥及兰村向斜煤层成因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统一龙潭组上下段界线及可采煤层对比,开展对兰村向斜边深部可采煤层找煤研究,有望为兰村向斜边深部找煤提供理论依据.
数字航测相机是非量测相机,其几何特性直接影响着摄影测量最终的精度.本文对数字航测相机实验室几何检定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采用平行光管加星点板作为目标发生器,在测量出一组目标点在相机的CCD靶面上的像点坐标及对应的平行光线的入射角后,结合本文的几何检定数学模型,可以实现数字航测相机的几何检定.采用佳能EOS 5D MarkⅡ数字相机进行了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检定方法的正确性以及精度的可靠性
随着国内测绘仪器生产厂家对进口数字水准仪研究的深入,最近苏一光研制出的EL302A型数字水准仪已经成功上市,数字水准仪的使用离不开条码标尺,.本文介绍了苏一光EL302A型数字水准仪以及该数字水准仪配套的2m玻璃钢条码标尺,特别详细地介绍了该条码尺的部分条码信息,通过实验检测所有黑条码到标尺底端的距离与对应的理论值进行比较,进而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该条码尺分划误差及米长改正数。
在大口径平面镜检测过程中,瑞奇—康芒法是一种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方法.本文对瑞奇—康芒检测法测得数据中由瑞奇角带来的图像压缩进行展开处理,并按一定角度旋转被测平面镜,获得两角度下检测数据,通过对两角度检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计算,得到被检平面镜面形的泽尼克(Zernike)系数,进而拟合出被检平面镜的面形误差,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地反映出平面镜面形情况,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瑞奇—康芒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