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2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阅近期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资料,从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分期论治、专方专药、中医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以及针灸等方面综合分析,阐述了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独特优势,其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中医最具特色的辨证论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数文献报道,临床医家总结出的自拟方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可减少病人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但从大量的文献报道中亦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临床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主要死因之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延缓肾病进程,提高生存质量.方法有控制血糖、血压、合理饮食、合理使用药物、中医辨证施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属于中医"消渴"、"水肿"的范畴,它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患者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其肾功能就将不可逆转地进行性下降,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目前西医治疗多从饮食控制、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整脂代谢等方面着手,或是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手段,虽然有一定疗效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 drome,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根据已有定义,不同人种/国家、不同性别、年龄组的MS患病率大约在10%~50%不等,总体上大约占人群的四分之一患有MS.一个最新的大型横断面调查发现,中国大陆地区年龄标化的患病率[依据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 ATPⅢ)定义]为9.8%
跟师学习过程中,深觉老师重视科研.诊治内科杂病从肝论治,每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慢性病多采用肝肾同治理论,肝肾并调使许多肝纤维化及肾纤维化的病情得以控制.用导师的学术观点结合自己从事的专业,从糖尿病肝肾损害的角度出发,探讨"肝肾同源"的物质基础,为"解毒通络"法作为肝肾异病同治的代表治法提供依据.一、"肝肾同源"理论研究进展二、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肾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三、糖尿病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经中药和西药分别治疗1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球中NF-κB蛋白表达.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小球中激活的NF-κB表达有关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DN)是消渴日久,久病入络,毒损肾络,肾之体用皆损,肾功大伤,伤及肝、脾、心以及五脏,以尿浊、眩晕、目糊、水肿、畏寒怕冷、自汗、乏力为临床特征的常见,多发疑难病症.现代医学在诊断上以患者出现微量或持续蛋白尿为主要标志.消渴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与脾肾阳虚兼毒关系密切.导师南征教授提出了毒邪损络新概念,毒邪损络贯穿消渴肾病始终,是消渴肾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也是其并发症的启动因素,毒
目的:观察头风病各证候的证候特点.方法:观察风火候、风痰候、风瘀侯、正虚候各证侯闻年龄、性别、头痛病程、头痛指数差异.头风病各症侯与风、火、痰、瘀、郁、气虚、血虚各致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各证候间病程、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故风火候易于与致病因素郁相夹杂致病(p<0.01);风痰候易于与致病因素瘀和气虚相夹杂致病(p<0.01);正虚候易于与致病因素痰相夹杂致病(
目的:探讨癫痫病程、年龄、分类、发作类型及发作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定性资料的卡方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数据转化及分析.结果:心脾两虚在各类癫痫、发作类型及发作状态患者证型分布中均为主要证型.年龄大者肝肾亏虚多见,病程长者正虚尤甚.①在癫痫分类方面:原发性癫痫心脾两虚证多见52.2%,其次痰火内闭(占22.4%)次之,肝肾亏虚少见;而症状性癫痫肝肾亏虚为占24.9%,心脾两虚证39.8%,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脑缺血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控制和调节MMP-9水平有望成为缺血性脑血管新的防治策略.
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临床上以其病变部位及发病次数的多发性为特点。本文那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MS轴索损伤的影像表现;2、MS轴索损伤的免疫学改变;3、MS轴索损伤的病理改变;4、MS的临床神经功能障碍与治疗;5、中医对MS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