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2010年头颈部恶性肿瘤生存率分析

来源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第五届之江公共卫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005-2010年浙江省以人群为基础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为人群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存率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2005-2010年浙江省卫生监测区104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及相对生存率(RS). 结果:5种主要头颈部恶性肿瘤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颜面皮肤癌及口腔癌的5年OS分别为91.40%、50.44%、42.38%、72.22%和46.33%,5年RS分别为94.90%、54.30%、48.01%、90.72%和53.68%.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颜面皮肤癌、口腔癌5年RS在男性分别为92.44%、54.71%、48.70%、91.52%和52.14,女性分别为95.55%、53.39%、42.80%、89.60和56.49;城市分别为95.82%、59.57%、63.85%、94.68%和61.24%,农村分别为93.98%、51.44%、54.76、88.79%和48.99%,城市高于农村. 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喉咽癌生存率最低.城市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生存率高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应向农村地区倾斜.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MRL/lpr小鼠脾脏中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分泌IL-17的能力.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产生IL-17的脾αβT细胞、γδT细胞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IL-17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IL-17、IgG、C3的表达.结果 MRL/lpr小鼠脾脏IL-17+αβT细胞、IL-17+γδT细胞较对照组C57B
会议
会议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分泌IL-17的能力及其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组19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总αβT细胞、 γδT细胞及IL-17阳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αβT细胞、γδT细胞的百分率,并探讨它们与SLE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IL-17+PBMC及IL-17+αβT细胞百分率均较健康
会议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SLE患者44例及健康对照组18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BMC中HMGBl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HMGB1的表达.结果 ①活动期SLE组PBMC中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浆中HMGB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患
会议
会议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 γ) acted as a tumor suppressor.Here,we aimed to explore whether PPAR γ agonist played roles on the
会议
目的 检测RORrt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ORrt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RORr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A组患者外周血中RORrt mRNA的表达量为4.705±7.232,健康对照组RORrt mRNA的表达量为0.039±0.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2,P=0.001)
报告1例浅表性血管粘液瘤。患者男,75岁,左侧乳头新生物5年,间有疼痛,逐渐增大。皮损组织病理示:(左侧乳头)皮肤组织乳头状增生,表皮薄,上皮脚下延,真皮小血管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间质粘液变。免疫组化:VIM(+)、AB(+)、CD31(+)、CD34(+),S-100(-)。考虑浅表性血管粘液瘤。
探讨了妊娠期用药咨询——抗病还是吃药,分析了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常见疾病药物的选择,以及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