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usdorff距离计算的几何学原理与方法及其在曲面逼近与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连续曲线/曲面间的Hausdorff距离计算,受到几何建模、计算几何、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同时也是Hausdorff距离在工程界获得广泛应用的瓶颈所在.本项目旨在挖掘Hausdorff距离计算中隐含的几何学意义,研究Hausdorff距离与中线或中面的内在几何学规律与性质,进而发展出高效、精确的Hausdorff距离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构造曲面的最佳一致逼近模型与算法,解决闭式通道曲面与半开式通道类曲面高效数控铣削加工中遇到的问题.将叶轮通道的定轴插铣理论模型概括为通道曲面的最大内接柱面优化求解问题,提出了确定通道曲面最大内接柱面直母线方向的优化模型与柱面准线的确定方法。切削试验表明,定轴插铣与传统的粗加工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提出了基于最小单向Hausdorff距离的圆柱刀、圆锥刀侧铣非可展直纹面的最佳一致逼近刀位规划方法,可以显著地减小刀位规划产生的几何残留误差。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制造系统可靠运行和制造资源共享已成为制造业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这需要透彻感知制造系统的状态,进而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制造资源的互联共享.本项目旨在研究制造系统状态的智能感知器件、制造系统信息获取与传输安全机制、感知制造网络层性能监控及硬软件适配接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为制造系统状态的智能感知与系统物联、信息获取与安全传输和共享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制造技术
当前,中国高档数控机床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机床的精度保持性方面,而精度保持性中又以运动结合部的精度衰退为主要原因.其中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作为国家的战略装备,精度保持性已经成为制约其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之一.目前业界对机床精度保持性的认识还局限在维护和保养层面,缺乏有关精度衰退的指导理论和科学方法.本项目旨在从磨损到结构再到运行状态等多方面来分析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的精度变化规律.基于
随着以全球化、动态化和用户驱动为显著特征的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系统的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快速地处理各种动态变化的要求和有效地应对制造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是今天制造系统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本项目借鉴生物有机系统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及自适应与自组织规律,提出了有机制造系统的概念.从制造系统、生物系统、控制系统学科交叉的角度,具体研究了如何将生物有机体的神经-体液自适应调控机
高速列车车体大空间复杂曲面装配精度要求达到±2mm,完全突破了传统轨道列车车体装配工艺技术水平.传统装配偏差建模方法难以综合考虑零件、工装、焊接、环境等随机误差对铝合金车体多尺寸特征影响的不确定性,导致车体装配偏差控制困难、严重制约产品批量制造能力.本项目围绕车身装配过程偏差检测、尺寸质量评价、偏差源诊断与控制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实现了贝叶斯网络结构和参数学习,获得了装配过程偏差源节点与检测节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纳米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纳米材料制备过程存在能耗高、材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大等问题.目前各国学者研究重点主要是纳米制备技术、纳米技术的毒理学及安全性影响,缺乏纳米生产制备过程的能耗和排放等问题的精确研究,而建立纳米薄膜的精确能量模型是减少纳米材料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的关键.本项目采取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纳
数控技术是数控系统和数控编程技术的有机体,是实现制造业自动化的基础技术,也是国家的战略技术.目前,大多数商用数控系统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这个标准由于自身固有的缺陷严重限制了CNC系统开放性和智能化的发展以及CNC系统与CAX系统的集成.为了取代ISO6983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一个新型数据接口国际标准STEP-NC.该标准为实现数控系统的开放性、智能性以及CAD/CAM系统与CNC系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提升,全场三维运动、变形、振动等真实动态行为测量的要求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机械零件等领域越来越迫切.然而,复杂动态场景具有位置时变性、光线调制的不规则性、空间分布的弱相关性、亮度投射的非线性,使结构光三维重建面临严峻挑战.本项目将结构光三维重建转化为信息传递问题研究结构光的编码、解码问题以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编码的系统参数标定方法,实现结构光测量系统的现场、高精
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非常规控制和调度方法是当今复杂制造系统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借鉴细菌生物趋化现象及群体感应机制,建立复杂细菌行为模式与复杂制造系统间的认知结构,探索群体生存理论和动物觅食理论在制造系统与控制优化中的新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本项目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基于生物趋化现象和群体感应机制的菌群优化模型与算法,其次进行了基于细菌行为模式与生物多样性的算法性能测
大型模锻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大惯量装备与流变成形过程的强耦合系统,影响因素众多且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下非线性机械系统设计问题依然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大惯量模锻装备强耦合非线性锻造过程的精确建模与控制也非易事,致使锻造系统常常偏离理想的设计性能也难以获得所需的工艺条件.本项目旨在研究大型模锻装备的鲁棒设计方法、全锻造过程建模方法与运动控制策略,为可制造性与精确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多品种变批量是当前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通过流水型作业的高效率与离散型作业的高柔性的有机融合,实现制造资源在复杂、动态生产环境下的持续、渐进优化配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可重构制造思想为指导,以基于持续重构演变的新型单元化制造系统运行模式建立为基础,提出了流水式制造单元聚类构建算法、基于分层模块化快速处理的动态重构调度算法等,形成了一种综合重构规划与调度控制集成优化的新型制造系统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