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会客厅》访谈话语刍议

来源 :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s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会客厅》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个访谈栏目。其中的话语分为访谈、解说和采访三个部分。本文从语篇、会话、语言三个方面对其访谈话语做了一个粗浅的分析,试图找出电视访谈话语特征。语篇上,《新闻会客厅》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在语篇的衔接上,除了使用语言衔接手段外,还使用非语言衔接手段——画面衔接。会话上,节目话题固定,话语权由主持人掌握。话轮交替主要有主持人点名、提问和自由选择三种方式。访谈中插入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反馈项目。语言上,句子结构相对简单,零句多,疑问句多、省略句多、语气词多、重复多,有追加的现象;语音相对宽松,语速、停延比较随意,主持人语流中存在着音变现象;词语具有广泛性,书面语词和口语词、通用词语和行业词语结合使用。
其他文献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由导论、正文和名词索引三部分组成。正文共二十五章,这二十五章的故事情节均是中、蒙、俄三国《江格尔》的各种文本中挑选校勘的精品。她包括托忒蒙文、拉丁文转写、汉译文等,是目前中国和世界各有关国家研究的最重要的科研成果。该《江格尔》汉译文与其它汉译版本相比,译文的准确性、语言的优美性、史诗的欣赏性、文本的研究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欧洲聚会时曾取得“到中国孔夫子那里找智慧”的共识。中国人用自己智慧的语言文字记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文化成果,至少留下了三万五千部不同体裁不同专业的典籍。笔者有理由断定以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为转折点,中译外的分量必将加大。中国翻译家也有条件这样做了。中国人英译的唐诗,已经开始被美国的高等学府收编为教材。笔者的英文诗作亦有幸被美英出版社收编出版,有的甚至还被称为
异化翻译策略是翻译理论构建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异化语境下惯例化用语翻译策略的分析,探讨了惯例化用语的结构、语义特征、异化语境下惯例化用语翻译的基本形态与特征、异化语境下意象移植的文化特征与翻译单位、异化语境下惯例化用语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从理论上阐释异化翻译对翻译学构建的重要意义。
儒家经典文本的德译,其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使古汉语原文文本中的思想,在德语中得到真实、贴切的再现。但鉴于中、德两国在文化、语言方面的巨大差异,要使无中国文化预设的德语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文本的真实意蕴,构成了古汉语文本德译的巨大挑战。“仁”或“仁爱”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是意蕴深刻、内涵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汇。德语中的dieMenschenliebe,即“人爱”一词与汉语的“仁”或“仁爱”,作为一种超
本文从声学语音学的角度统计分析了藏语标准音(藏语广播音)双音节词词首p,t,c,k,ts,t(s),t(c),ph,th,ch,kh,tsh,t(s)h,t(c)h等14个声母,主要探索了浊音声母发声特征以及双音节词第一音节音高模式和声母发声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藏语标准音双音节词第一音节出现高平调和低平调两种音高模式。这种音高模式不会受到声母送气与否的影响,而跟第一音节声母的发声态(清
本文对VAT和汉语普通话零声母嗓音起始状态进行了研究。在语音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谐波差值分析法、线性预测与逆滤波等方法可用于从语音信号(SP)和嗓音信号(EGG)中提取的各种声学参数。这些声学参数可以用于分析语音和嗓音质量,研究声带的发声状态,并用来建立语音模型、嗓音模型。我们常使用开商、速度商、jitter和shimmer等声学参数对声带的发声状态进行描述,但是由于声带运动事实上非常复杂,所以这些
关于清咝擦音的声学分析大多都侧重于区分不同的发音部位。比如英语中有两个清咝擦音,分别是舌冠龈音/s/和舌冠龈后音/∫/,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就在于舌的发音部位前后,但是并不是所有语言中的清咝擦音都区别于舌位前后。例如,日语中也有两个清咝擦音,分别是/s/和龈腭音/δ/。这两个音不仅是发音部位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发音过程中,舌位高低不同,而对于这种由于舌位高低不同造成的声学差别,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
本文对中介语语音可知性进行了量化研究。通常条件下,当所听语言是听音人的母语时,听音人对口音的感知程度就比他听外语时的感知程度强。但是当听音人与发音人的母语一致时,并用另一种语言(即中介语)交流时,信息传递效果就好过听音人和发音人的母语不一致时的情形。例如,两个中国人用英语交流时,信息传递效果会好过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美国人用英语交流时的情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自主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够找到针对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种传播媒体的普及,“语音”作为信息的基本传递方式大有超越“文字”之势。全面规范我国的地名读音,以求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语音的“大同”,又存少量方言、古音等特殊读音的“小异”。其中,“存异”建立在“于史有据,于名有义,于今有用”的基础之上,虽然阻碍多、难度大,却是对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负责的表现,是保护、光大祖国文化遗产的义举,是以地名标准化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
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突出地体现在词语方面。 这种新的变化除了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以外,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文化的发展。 当前中国的社会文化出现了“简略化、图形化、符号化和时尚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对网络语言产生了许多影响.社会文化在一些方面趋于“简略化”对网络语言在文字、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简略都有影响:“图形化和符号化一不断发展的趋势对脸谱(emoticons)符号和数字符号在网络语言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