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疆出土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铜镞

来源 :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镞是草原地带自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大量出土的文物之一。由于铜镞在各个时代的形态差别很大,铜镞的编年经常成为测定文物年代的线索。尤其在欧亚大陆西部以铜镞为中心的编年和年代研究很盛行。虽然位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中央地区的新疆也出土了富有草原地区特色的铜镞,但是专门针对铜镞的研究极其缺乏。本文将整理新疆出土的铜镞的变迁情况。然后,通过与周边遗址出土的铜镞进行比较,阐明新疆遗址在草原地带的年代位置。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揭展前临时加固技术入手,通过临时加固提高古代丝织品文物的强度,然后实施揭展,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低机械强度丝织品文物在揭展保护中的损伤,同时,提高丝织
会议
  天灾的发生,往往便是对统治者施政理念及执政能力的综合考验。本文主要从君主、臣工及百姓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古代中国面对灾害所采取的措施。
会议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在个人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料,对明代前期的户籍变革的客观背景及具体实施过程做一个较为详细而系统的梳理。
会议
  本文利用中国水科院收藏的清宫档案、山西省水利部门2000年完成的水资源评价资料以及方志资料等,从降水状况、水文状况以及农业受灾状况三方面试图对此次特大旱
会议
  灾害史工作起到“存史、教化、资政”功能。将存史的资料利用起来,起到教化好、资政好的作用。所谓现代化研究,即用现代的方法,用强大的综合利用功能,充分挖掘史料
会议
  吐鲁番盆地虽然位于欧亚草原地带的边缘,但在青铜时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却和中亚地区游牧文化的中心南西伯利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作者在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边
会议
  文章主要根据吐鲁番出土的属于高昌回鹊时期的文书,来看九、十世纪西域北道、特别是吐鲁番盆地的粟特人情况。这里原本就是东来粟特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加上回鹊汗
会议
会议
  TAM170位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北区中部,与TAM 169、TAM 171及TAM186三墓相邻。本文作者通过对吐鲁番阿斯塔那TAM170墓出土丝织品考古发掘原始档案的整理和研究,
会议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秦幻术的传人,和印度的幻术及其传人。其次,介绍了中土小说中的幻术表演。最后,对神奇情节的幻术背景进行了分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