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CoO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五届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单对比了高温相LiCoO<,2>和低温相LiCo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差别,介绍了LiCoO<,2>的各种合成方法并评述了不同合成方法、反应条件对LiCoO<,2>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在高温高压极端条件下,利用三氧化钼和氧化镧在Ag坩锅中进行反应获得了LaAg(MoO)单晶体.并利用SEM和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合成的单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具有四方结构对称性,晶格常数为a=5.349(9)A,c=11.778(2)A.晶胞体积为337.(1)A.空间群为14/a(88),Mo原子位于4a(0,0,0),O原子位于16f(0.252(8),0.142(5),0.085(
本文合成了四种稀土苯氧乙酸与8-羟基喹啉的三元固体配合物,用化学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组成,其通式为R(POA)·hq(R=Nd.GD.Dy.Lu;POA=苯氧乙酸根;hq=8羟基喹啉),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物理性质,通过IR、UV、TG-DTA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有关性质.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对硝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HL)与Sn(Ⅱ)、Pb(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Ru(bpy)组装于介孔分子筛MCM-41和MCM-48中.应用多种方法对组装产物进行了研究.组装产物发射光谱与水溶液相比发生蓝移,但随组装量增加,发射光谱向长波方向位移.
本文报道了用界面吸附法两种Keggin结构杂多化合物有机-无机复合LB膜的制备方法,并用UV,荧光光谱,小角X射线衍射(LAXD)对LB膜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LB膜结构均匀,性能稳定,杂多阴离子很好地存在于LB膜的片层结构中.LB膜技术(Langmuir-Blodett)是一种有70多年历史的一项技术.LB技术可以控制分子尺度,组装分子取向,进行分子有序组装,可以得到大面积单分子层,
本文首次采用共振光散射、瑞利光散射和荧光光谱法并结合平衡透析法研究了I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albumin,简称HSA和BSA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效应,且与加入的I的浓度有线性关系.而I对HSA和BSA的荧光有淬灭效应.平衡透析结果表明,I与HSA或BSA结合平衡不适合用Scatchard模型处理,却能较好地符合相平衡分配规律.在不同的pH条件下,I的结合数随着pH的减小而增大,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