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饲粮兼用品种小黑麦鉴3的选育及品质分析

来源 :201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麦是小麦属(Triticum)和黑麦属(Secale)植物经有性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人工合成新物种,具有丰产、富含氨基酸、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作为一种在丘陵、山区等地区推广应用的饲粮兼用作物.我们通过自育的优质小麦品系(2n=42)与中饲237小黑麦(2n=42)杂交选育出小黑麦鉴3 (2n=42)新品种,该小黑麦品种属强冬性品种,幼苗深绿,抗冻、抗寒性好,在山西省清徐、祁县、文水、介休、榆次、长治等6个地点的冬麦区水地组试验能够抵御-25℃的低温,分蘖多、植株高大,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株高155~165 cm,生育期平均为268天,短芒、白壳、穗长方形,平均穗长10.4 cm,小穗排列较密,平均穗粒数41.8粒,长圆形,平均千粒重42.7g,对生产上流行的白粉病菌株免疫,高抗条、叶、秆锈病,落黄好.
其他文献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s worldwide.Wheat varieties that maintain ideal leaf morphology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are in favor of improving yield poten
科农9204是一个高产氮高效小麦品种,含有小偃693、阿芙乐尔、矮丰3号、小偃5号等骨干亲本或重要材料的血缘,遗传基础丰富。本研究基于科农9204×京41 1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及产量、株型、氮效率相关性状QTL解析。构建了包含591个位点的小麦遗传连锁图谱,其中包括295个基因组SSR、EST-SSR、ISSR、STS和SRAP在内的PCR分子标记位点,7个功能标记位点,287个DAr
Floral organ development influences plant reproduction and crop yield.The mechanism of floral organ specification is generally conserved in angiosperm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ABC model.However, mechan
育种家对小麦进行遗传改良时同时选择质量和数量性状,而后者被称之为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对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依然是现代遗传学的热点之一。从QTL发掘到成功将有利等位基因引入新优良品种,并最终应用到小麦田间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QTL的应用问题,本研究采用模拟的方法根据英国小麦育种目标的要求开展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设计育种工作。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亚洲栽培稻遗传多样性和起源中心之一,分析云南哈尼族现有栽培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群体结构,对云南地方水稻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18对SSR分子标记对2012年当地载培的47份水稻材料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tructure2.3.4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18对SSR标记共检测到255个等位变异,变幅为2~4个,平均每个标记2.161个.基
水稻是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其遗传多样性在人为选择和驯化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与现代选育品种相比,由当地农民保存的传统水稻地方品种可为水稻育种和改良在抗病虫性、抗逆性等特性方面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水稻地方品种是丰富水稻基因库的重要种质资源。云南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稻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尽管由于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云南省很多地方稻种资源已经在生产中被淘汰,但当前仍然有不少地方稻种因其适应性广、抗
甘蔗(Saccharum spp.)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高效的第一代可再生生物燃料作物.现代甘蔗栽培品种是遗传背景复杂的异源多倍体植物,主要来源于热带种(S.officinarum)和割手密(S.spontaneum)的种间杂交后代.然而,由于亲本遗传基础狭窄,异质性低,限制了甘蔗产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导入近缘属野生种质资源来拓宽甘蔗遗传基础.
Maintaining active growth and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s pathogens is crucial for a living organism to survive.In rice, few genes essential for both active growth and regulating innate immunity have b
为了探讨小麦CMS与叶绿体DNA (cpDNA)的关系,揭示CMS机理。以两套K、V、T型同核异质不育系(A)、保持系(B)太911289和冀5418、育性恢复的F1和各自的质供体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i)为试验材料,利用cpSSR引物对小麦cpDNA进行比较分析。
大豆素以植物高蛋白、高营养而著称,也是大豆生产的绝对优势!单位面积大豆的蛋白产量高低,至关重要。单位面积大豆蛋白产量的高低则是完全取决于大豆品种的经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低!淮北生态区域的一般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仅在38~40%左右,而国外培育出少数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达到49%以上,是一般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的125%左右;所以培育高蛋白质含量的大豆品种的空间和潜力巨大。然而,大豆品种的经济产量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