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数据库检查验收系统开发及应用实践

来源 :2010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在分析了城市环境数据库检查验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城市环境数据库检查验收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功能设计,利用Delphi和VC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城市环境数据库检查验收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检查并结合人工抽查实现对数据建库各个环节的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保证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和山1段主要存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次生加大作用,自生矿物的生成、交代和蚀变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使孔隙急剧减少,方解石和硅质的胶结作用对储层起破坏作用明显,高岭石对储层微孔增加有一定的贡献,而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溶蚀孔隙,使储集层孔隙结构得到改善的一种最重要作用;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测试手段,根据自生矿物类型、形成温度、生成
针对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类型为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本文从火山岩岩性分析入手,通过多种方法对岩性识别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测井,地震和随机建模技术,建立火山岩岩性分布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物性参数三维地质模型,以精细刻画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含气性。利用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地震分析方法,对裂缝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分析火山岩储层的高渗带奠定了基础。在综合构造、岩性、孔隙性、含气性和裂缝性等多种因
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受地质、施工、降雨等众多因素影响,具有末确知性、随机性、模糊性、可变性等特点。因此,边坡稳定性问题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高度非线性和复杂性,很难用简单的力学、数学模型描述,给边坡稳定状况评估带来很大困难。而安全监测资料恰恰是这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根据安全监测资料评价边坡稳定,建立稳定评估模型,不仅充分利用了多种监测资料,而且得出的评估结果合理可靠。
排桩与内支撑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结构,是近几年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支护方式。但在“土岩”二元结构地层条件下,这种支护方式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较少。因此,在此类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中,对其进行变形及安全稳定性分析极其重要。采用大型有限元Plaxis程序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在“土岩”二元结构下排桩与内支撑相结合的支护方式的变形及稳定性。对内支撑的支撑间距与刚度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支撑间距
静压管桩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受桩身几何形状,桩周土性质,桩基施工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对沈阳市区典型地质条件下某工程的勘察资料、施工记录和现场载荷试验等数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影响该工程单桩承载力的因素序列,进而针对排序结果展开详细论述。结论表明:该工程基桩承载力以端承为主,这与南方地区有明显的不同;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影响静压管桩承载力因素是可行的,能够反映静压管桩荷载分布的真实情况。该分析
利用舟山北部海域2009年完成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测量成果,结合前人调查资料和邻近的上海长江三角洲陆地地区水文地质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了解译和综合分析研究,查明了海底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分布规律,初步圈定了早更新世时期的长江古河道和钱塘江古河道位置和海底淡水资源丰富区,为舟山北部海域海底淡水资源进一步调查指明了方向,为海底淡水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铁三号线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西南至东北方向的主骨架线,由于西安市特殊的地质环境,工程建设将会遇到地面沉降、地裂缝、饱和软黄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质问题。通过对地铁三号线沿线的调查,前人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认为地铁三号线涉及了辛家庙、胡家庙、金花南路、观音庙、小寨5个老沉降中心及高新区、曲江新区两个新沉降中心,老沉降中心及曲江沉降中心目前沉降速率均较低,危险性小,新沉降中心鱼化寨目前地面沉降速
利用普通固结仪,进行了蒙自重塑膨胀土浸水膨胀变形试验;利用收缩仪,进行了膨胀土失水收缩变形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初始状态下膨胀土胀缩变形规律与致灾机理,并利用Does Response模型定量模拟了膨胀土胀缩时程规律。研究表明,蒙自膨胀土胀缩变形差异较大,一般吸水膨胀率远大于失水收缩率,相似状态下试样膨胀系数越大,收缩系数亦越大,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膨胀土含有的大量细小粘土颗粒与较强的蒙脱石晶体矿
为能精确计算围岩的传热量,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地铁围岩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模型试验结果对土体热导率进行反算。分析发现同一时刻,距圆筒壁面不同距离处的温度以指数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距离越远温度越小,时间越久隧道内流体的温度影响范围越大;除圆筒外壁面外,距圆筒壁某距离处的温度,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长,距圆筒壁较近处土体温度较高,温度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距圆筒壁面距离较远处温度较低
潜在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是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的基础,而目前承灾体易损性处于经验评估阶段,制约了风险评估的定量化程度。为此以一种典型承灾体(建筑结构物)为例,提出一种风险评估模型,认为潜在滑坡灾害风险是坡体失稳概率、承灾体在滑坡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以及承灾体价值的乘积。避开了易损性评估,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评估潜在滑坡灾害风险。滑坡灾害风险由滑坡可能性、致灾强度、承灾体抗灾性能以及承灾体价值决定,通过研究,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