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首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是职业危害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重庆国有煤矿累计检出尘肺病病人10 239名(不含中煤梁山电气公司离退休职工患者);现存活5 257名,年内死于尘肺病的患者达263名。2004年尘肺病新增者266名;煤炭系统的尘肺病发现率为1.31%;乡镇煤矿职业病未进行统计,职业病已严重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煤矿安全工作将由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方面转变,而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成为控制和消除煤矿职业病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重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煤炭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增长速度突飞猛进,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是中国能源业的主要支柱和重要角色。文中从煤矿创伤急救系统的历史地位、医务工作者在矿山救护中的职责与任务两个方面阐述恢复煤矿创伤救护组织的必要性,通过介绍现代煤矿创伤的特点,提出其相应的应急对策。
尘肺与肺结核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疾病,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肺结核是尘肺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造成尘肺恶化、劳动能力丧失和尘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尘肺加重结核的恶化。本文就尘肺与结核的关系及预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
探讨煤工尘肺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对原发病的治疗以益气、补肾、化瘀通络驱风为法;对合并症的治疗,在急性期以散风清热、化痰止咳、祛邪平喘、益气固本为法,缓解期以补肾纳气、益气固表为法进行治疗。对原发病的治疗方案尚未做临床检验。对并发症急性期的治疗,自1993年至今用以上方法治疗煤工尘肺合并上呼吸道感染384例,其中单纯服中药治愈的311例,占81%,服中药有效但不能治愈,必须和用西药方能痊愈者60例,占
胸内淋巴结病变在尘肺病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断上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胸片中,一般仅能显示肺门淋巴结肿大,但其增大的程度及分布不能准确地显示。本文根据62例尸解资料和12例肺脏标本进行病理-CT对比研究,着重分析尘肺异常淋巴结的分布。病理改变与尘肺早期病变的关系;以及淋巴结与尘肺分型、分期及与不同工种的关系。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在这新时期新阶段,政府职能发生了改变,企业面临转轨改制,对此,工会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文章从劳动保护工作机制建设、劳动保护基础工作、监督检查、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对高温与非高温矿井给工人造成的疲劳和烦恼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高温高湿环境对煤矿工人的生理、心理影响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非高温矿井中,粉尘和噪声的影响居于首位,而高温矿井中,高温成为影响井下工人生理和心理的首要因素。疲劳主观症状问询结果显示,高温矿井工人在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感觉症状方面的反应都明显高于非高温矿井工人,尤以采煤工种更为突出。调查结果提示我们,煤矿井下高温高湿对工人的生理心理
文章首先介绍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监察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进而详细阐述了煤矿职业危害监察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设想、构建原则及运行机制。
文章首先对总粉尘、可吸入粉尘、胸部粉尘等几个概念进行介绍,阐述了粉尘采样,分析了采样误差、质量控制。
职业安全健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方针。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战略中,煤炭企业在这一领域中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极为艰巨。由于煤炭企业的作业特点所致,职工大多工作在井下,易受煤尘和其它事故的损害,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健康,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介绍了煤炭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的
文章以交通事故为例,提出煤矿企业的生产弊端,在生产中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忽视,阐述了要想避免事故发生,就应该改掉不良习惯,严查“三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