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基于考察报告、方志文献等资料的历史考察

来源 :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代以来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也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历史时期环境方面的资料记述也较少,多零散存在或隐含于史书之中,不成系统,难以支撑起环境史研究.就“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而言,对其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考察需依托一定史料,尤其是清代以来的考察报告及方志文献资料为了解此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基本素材,本文以此文献为基础,依据当代生态区域划分标准,对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加以考察.
其他文献
美国自建国始,从政府到民间及至个人,对保存历史记录一向重视.如此传承有序地收藏、保管以及在文献资源向数字化过度的今天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使历史记录直接面向大众,为学者
新县志中大量使用统计资料来反映本行政区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历史与现状.由于1950-1980年代之间很少出版各级,尤其是县级,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出版物
地方志书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凭借独特性和文化性,决定了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为各项文化传承事业提供基础性资料,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
人类的活动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从古至今的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都给予高度重视.环境、资源与人口在当今世界各地的发展模式中都具有决定性的地位.这反映出
大事记是志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卷首概述与大事记合力承担起统摄全志的功能.“断代体”一词的出现,扰乱了志人的思绪和节拍,以切断式的方式编纂大事记大行其道,志书“资
提出了索引是地方志与国际接轨的对接点的观点.论述了地方志索引标准可以促进地方志与国际接轨.以《苏州市志》索引为例评介了地方志索引的特点.思考了已经出版的地方志未编
地方志数据库的建设和研发,是当今社会对地方志这一珍贵历史遗产有效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本文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志数据库收录榆林地方志情况为例,探讨了各种地方志数据
《萧邑郁氏宗谱》记载有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所在富阳郁氏第一世至第十九世郁达夫兄弟的世系等内容,由此引出了郁达夫祖籍在萧山的说法以及争议,《萧山姓氏志》《萧山市志》亦
《延祜四明志》为宋元之际四明地区的一部名志,其中关于佛教的记叙十分丰富翔实,收录了大量当地寺院蓬勃发展和高僧生平事迹的史料,展现了宋元之际四明地区文化繁荣、官民崇
“阳明先生”王守仁在滁州“龙潭悟道”,阐发出以静制动、体悟良知的思想,衣钵弟子不断壮大,“心学”体系日渐成熟.其后,阳明心学在滁州广泛传播,胡松、戚贤等成为交流阳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