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贝母散超微粉体的制备及超微粉和细粉理化性质和药效学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世界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暨“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复方贝母散为研究对象,探讨复方中多种类多质地药物超微粉的制备及其性质,通过对细粉和超微粉的粉体表征与理化性质、药效实验进行比较研究,为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复方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方法:(1)超微粉体的制备研究。以粒径和细胞破壁率为指标,采用BT-9300H型激光粒度分布仪分析系统对药物各级超微粉的粒径进行测定,筛选超微粉碎工艺。(2)粉体表征与理化性质研究。从外观性状与显微形貌、粉体粒径与比表面积等方面对药物细粉和超微粉进行比较。通过吸湿百分率和休止角考察了超微粉与细粉的吸湿性与流动性变化。通过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TLC鉴别和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平贝母、麻黄和甘草细粉和超微粉化学性质的变化。(3)药效学评价。采用小鼠的氨水引咳实验,以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为指标,比较超微粉和细粉的止咳效果。结果:(1)平贝母、麻黄、甘草、炒苦杏仁振动磨粉碎60min、炙百部振动磨粉碎40min,细胞破壁率达到95%以上。(2)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药物经超微粉碎后,外观颜色呈变浅趋势,更均匀细腻,扫描电镜显示,颗粒粒径分布更窄,失去常见的显微鉴别特征。植物药的流动性减小,矿物药的流动性增大。平贝母、麻黄和甘草的吸湿性呈减小趋势,药物化学成分初步研究表明超微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3)复方贝母散超微粉形式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显著地抑制作用,与等剂量的复方贝母散细粉形式相比,作用更明显。结论:采用振动磨制备了平贝母、麻黄、甘草等超微粉,初步考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超微粉碎工艺。与细分相比,超微粉的外观、显微特征、流动性与吸湿性均发生改变,但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未出现明显变化,为中药超微粉的加工提供参考。复方贝母散超微粉碎后,药效显著增高,可以减少服用剂量,为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复方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椎出现问题时会严重影响到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抑郁症是由此引发的病症之一。本文探讨颈椎病与抑郁症关系和发病机理,应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后患者精神状况显著好转,认为颈椎病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
急性腰肌筋膜损伤是常见的腰部外伤,属祖国医学闪腰、岔气范畴。本文首先分析了急性腰肌筋膜损伤的病因病理机制,然后根据临床表现行X线诊断,采用微创针刀法治疗,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治疗落枕的针刀疗法。方法:50例患者,行针刀治疗,再配以活血止痛胶囊,牵拉胸锁乳突肌。结果:一次性治愈者45例,两次治愈者4例,1例症状减轻。
针刀医学共有针刀医学理论、针刀医学技术和针刀医学应用三个板块。 针刀医学应用,是针刀医生应该怎样把针刀的理论、针刀技术最佳的应用到临床医疗实践的问题,包括制定最佳医疗方案的五联平衡循证;选择适应症病谱的五联平衡循证;治疗靶点诊断的五联平衡和循证与立体治疗主次帮辅配的五联平衡循证四个方面。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外伤性肌腱损伤粘连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行小针刀治疗。结果:治愈,肌腱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Aims: Th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are especially of importance in analysis for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either drug delivery system (DDS) with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or that of a natural product a
会议
目的:从中药多态性表达的另一种形式——中药基因多态性出发,应用DNA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所携带的信息熵探讨鱼腥草一次最小投料量。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同一GAPU地鱼腥草进行多态性分析,将扩增的条带信息转化成信息熵,运用数学模型测算鱼腥草的一次最小投料量。结果:将筛选出的8条RAPD引物对同一GAP产地46株鱼腥草的DNA样品进行扩增,得到101条总条带,其信息熵为H=0.4488~0.9033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四神结肠靶向片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以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提取率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采用综合评价法筛选四神结肠靶向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6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
目的:对比分析红花速煎饮片与传统饮片,不同时间点煎液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煎出量及干膏收率,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两者之间的剂量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速煎饮片饮片与传统饮片煎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Diamonsil C18(4.6×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403nm;柱温为25℃。结果:红花
目的:优化首乌藤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大黄素的转移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