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2009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计算了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作物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年时间变化趋势,并将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作物实际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全区玉米光合生产潜力为25524~33435kg/hm2,光合潜力的大小沿纬度从南到北逐渐增加,最少的是西南部的宝鸡,为25524kg/hm2,最大的是临河为33435kg/hm2.由于光合生产潜力大小决定于作物生长期内的太阳辐射,春玉米生长期为4月下旬到9月中旬,北方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所以其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基本类似. 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介于18859--26644kg/hm2,河南新乡附近为最大值,山西五寨为最小值,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及陕西中部光合生产潜力都在24000kg/hm2以上,山西中部和陕西北部在23004kg/hm2左右,冬小麦的生长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6月中旬,其光合生产潜力分布为南部高于北部。 全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为4266--11838kg/hm2,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同一纬度东部高于西部,全区大面积都在7000kg/hm2以上,最大值为河南卢氏11838kg/hm2,临河为低值中心,右玉、五寨为较低值区。 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为1035--6242kg/hm2,从北向南逐渐增加,宝鸡和卢低为高值中心,宝鸡最大为6242kg/hm2,太原以南的广大区域为3500kg/hm2。北纬38. 5°N以北地区为2 500kg/hm2.
其他文献
考虑气田开发过程中气井排水采气和地面采气管线排液提效技术仍需丰富完善的现状,研究基于涡流原理的井筒及管道排液技术,分别针对子洲气田低产气井井筒和地面采气管线应用特点,优选适合的技术工具,研究其工作机理、特性功能、适用条件,通过现场试验总结技术优缺点,完善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系列.结果表明:工艺可行,工具易于安装、成本低,可有效实现流体由紊流流态转变为二相层流流态,并可持续很长一段距离,工具可有效排出井
受盆地西缘贺兰——六盘山构造带、南部渭河地堑和秦岭造山带多次构造事件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火成岩发育广泛,在目前火成岩成为油气勘探新领域的背景下,通过不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来识别火成岩岩性对寻找火成岩油气藏至关重要.以X1井为例,揭示了该区主要火成岩斑状霞石正长岩、斑状角闪二长岩、斑状碱长粗面岩、斑状蚀变石榴正长岩、二长闪长玢岩和斑状霓辉正长岩岩性及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它们的电测曲线特征均表现为高
长北二期开发除主力层内部加密和未动用区的进一步开发外,另一个重要的范畴即是次级储层(主力层山23上下上古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但因次级储层特殊的沉积环境,其储集层砂体空间叠置关系复杂、横向连片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孔喉配置复杂,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加之受研究区域面积大,井网稀疏,可利用井点资料少,二维地震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品质差,生产动态资料缺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次级储层开发存在广泛的不确
长北区块次级储层为致密、低渗岩屑石英砂岩气藏,泥质含量高,孔渗关系复杂,储层物性差,用普通的阿尔奇公式解释的储层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及实际试气结果偏差较大,显然普通的阿尔奇方法不适用于这种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藏.因此,探索应用J函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来求取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即利用长北区块岩芯分析获取的压汞资料Pc、含水饱和度及孔、渗数据拟合储层的J函数,再由J函数和测井解释获取的孔、渗数据求取储层含水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合作区开发层位是山西组山2段砂岩储层.在北部区域储层致密、单层厚度薄、砂体侧向连续性差、构造精度低、双分支水平井井轨迹控制难度大.通过筛选分析,首次尝试全程旋转导向系统(RSS)及使用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随钻测量(LWD)技术.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随钻电阻率成像技术,结合地层精细对比、建立静态地质模型和岩电模型、优选钻具仪器组合等技术措施,应用效果较明显.不仅突破了薄砂岩储层及小
针对宁夏石化公司炼油、化肥装置设备封头、大法兰的泄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设计出"组合式"新型堵漏夹具,彻底解决了这种设备瓶颈问题,为炼油装置生产稳定运行奠定了务实的基础.
通过对绥靖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重点分析了井网整体调整以及单点加密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在绥靖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根据实施情况,提出在绥靖油田今后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技术思路.
气化炉是合成氨装置核心设备,主要由烧嘴、炉体、水冷系统组成,主要介绍宁夏石化公司一化肥气化炉烧嘴的创新焊接,急冷系统的创新改进及炉膛的砌筑工艺改进及实施.延长了气化炉整体的运行周期,确保了生产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利用现代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研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对中国未来50年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做了初步分析,以期为综合评估可能的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参与IPCCAR4的11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中国十大江河流域在IPCCSRES情景下预估的21世纪2050年前气候变化。从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化,详细介绍未来可能的变化状况。
利用辽宁省气象档案馆提供的全省35个气象站点的1956-2005年的地面观测资料,这些站点分布均匀且资料时间序列较长,包括逐月降水量、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蒸发皿蒸发量以及逐日平均气温≥10℃积温等资料.辽宁省主要农事活动集中在4月上旬至9月末,所以生长季的时间段就定义为4-9月.采用趋势系数、Mann-Kendall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近50年辽宁省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