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

来源 :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笔记本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误使用情况进行了模拟实验,对2种型号的进口笔记本电池和1种型号的国产笔记本电池进行了自由落体实验、热滥用实验以及电池壳受到高温模制壳体应力。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的电池特别是国产电池仍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试验发现,国产电池在自由落体实验中破裂严重,在热滥用实验中外壳变形和开胶严重,因此一些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经过十几年渗透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试验,以物理化学理论为指导,灵敏度为核心,充分考虑渗透剂中荧光染料、溶剂、表面活性剂等等物料的物性、水洗性、乳化性、环保性、经济性等,经过多年实验,择优组合,配制水洗型和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探伤剂、乳化剂、剤显象系列产品。产品性能符合美国自动工程协会(SAE)制定的航空材料规范AMS-2644E 规定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HB7681-2000 规
介绍了应用先进纳米化技术新型高灵敏度着色渗透剂的研制。与国内外核级渗透剂相比较,其渗透性能、可清洗性与国外产品相似,而其灵敏度、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则优于上述渗透剂。并已逐步用于核电设备的表面检测中。
研制无污染源渗透剂,既不存在污染源,又保护环境安全,对人体无害。同时对渗透探伤速度、操作上、灵敏度等各种因素有着重大影响。新型渗透剂是一种可表面探伤、X射线呈有污染源两大未解难题。文章介绍推导出无污染源渗透剂的研究新理论,突破解决了这项难题。
复合材料胶结结构中紧贴型脱粘缺陷的检测对传统无损检测技术是一个挑战。介绍了我们在C夹层雷达天线罩蜂窝结构的紧贴型脱粘缺陷检测中的研究工作。利用真空加载的激光错位散斑检测系统,对制有人工缺陷的GFRP/NOMEX蜂窝夹层试样进行了试验。在样件背面钻不同深度的直径25-50mm平底孔模拟不同位置的脱粘缺陷。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加载的激光错位散斑技术可方便 地测试出蒙皮下的25mm直径的脱粘缺陷,而在中蒙
对存在结构不连续的大型波导结构,由于有限元网格大小和数量的限制,传统有限元方法很难对其精确建模和分析。谱超级元法结合谱元法和超级元法的优势,既可以对大型波导结构精确建模,又可以对局部不连续精确描述,实现了对包含结构不连续的大型波导结构的精确建模和分析。 文章以梁结构为例,利用谱超级元法建立包含结构不连续的无限长梁结构模型。利用高阶动力学模型表征梁结构复杂不连续点的动力学特性,并基于不连续点处的反射
扫描声显微镜是用于电子封装结构检测的一种主要的强有力工具,但是对很多研究机构而言,商用的声显微镜产品的价格太过昂贵。因此作者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高频超声聚焦换能器、宽频脉冲收发仪与高精度运动系统,研制了一套实用的扫描声显微系统样机。该系统能进行全时域波形采集,可以在只进行一次扫查过程的情况下,查看电子封装结构内任意深度的C扫描图像。该扫描声显微镜系统的精度和功能能够满足实际的检测需求,而相比商业产
蜂窝夹芯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结合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及结构特殊性,对常用于其缺陷检测的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检测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并浅析各方法所具有的技术特点及发展热点。
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在无损检测行业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在焊缝自动跟踪的应用为例,研究了该技术的处理方法,即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实现计算机对图像的理解和自动识别过程。对图像识别技术在无损检测行业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提高无损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介绍了激光声磁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技术特点。建立了激光声磁检测系统,研究了检测钢轨表面、近表面和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测试。该技术在高温、腐蚀、高速运动及表面粗糙等苛刻环境下金属材料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介绍了某种亮光材料表面在计算机视觉下的反射条纹检测方法。为检测某反光金属表面质量,发现凹陷、凸起或其它表面缺陷,我们对反射条纹光检测表面缺陷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推导了反射条纹光检测表面缺陷的原理公式,在实验室中建立了反射条纹光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反光金属表面质量情况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集反光条纹照片、求解反光表面条纹相位可以达到检测亮光材料表面质量的目的,这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实用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