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马刺线结构提升功率放大器性能的研究

来源 :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basi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非对称马刺线结构,该结构具有独特的双带阻特性,将其应用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就能很好地抑制放大器的二次和三次谐波,提高其输出功率和效率,改善其线性度。为了证明这种效应,我们设计和加工了两类InGaPHBT功率放大器,其输出端分别采用非对称马刺线结构和普通的50欧姆微带线。测试结果表明非对称马刺线功率放大器能很好地抑制二次和三次谐波,谐波分量分别减小了34.5dB和27dB,从而提高了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输出功率,其中功率附加效率(PAE)提升了6-8%,输出功率提高了1-4%。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折射率渐变微波透镜模型。此透镜紧密覆盖在矩形贴片天线上方,可显著提高贴片天线的定向性。传统介质材料实现折射率渐变透镜存在成本高、渐变精度低、可变范围小等局限性。我们利用金属方环单元构建新型人工电磁材料(Metamaterials)来实现此透镜。Metamaterials具有设计多样性、可变范围大等优点。文中对矩形贴片天线、离散介质块构建的理想折射率渐变透镜天线和Metamate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小型超宽阻带电磁带隙结构。该结构通过把具有不同贴片大小的悬置Mushroom谐振器级联起来,获得了较宽的阻带。对所提出结构作了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设计是有效的。
为实现Ka和W波段上天线罩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高精度测量,本项目基于开放腔测介电常数的原理,并运用计算机控制网络分析仪,采集并计算测试数据,研制一套开放腔介电常数自动测量系统。这套系统已于2007年9月成功运行,系统良好的稳定性和测试精度得到了验证。这套自动测试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如何在宽频带内精确确定开放腔的腔长以及如何从相对介电常数的多个测量结果中选择真值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测量
本文在假设有源器件测量夹具结构对称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无需在微带参考面进行校准和误差修正的有源器件测量夹具去嵌入方法,回避了微带校准件的制作和定标问题。基于有源器件测量夹具结构对称的假设下,进行了去嵌入算法研究和实验研究,采用MTLAB对实测结果进行了计算,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只要在材料选择、电长度控制、制作工艺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一般工程条件下可以满足对称的假设条件。
电磁辐射是影响电火工品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电磁辐射对电火工品桥丝的作用机理,对桥丝及其引线进行建模,从入射波极化方向、桥丝电阻、入射波频率三方面仿真分析了这些因素在相同条件下变化时与桥丝上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关系。所得结论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将遗传算法与解析方法相结合构成一种混合遗传算法,用于任意阵列天线方向图赋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复杂的波束赋形,而且,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形状的面阵,阵元的排列也不受限制,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到来,高速率,高质量的移动多媒体传输目标,使常规单天线收发通信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即使是采用常规发射分集或者接受分集,还是智能天线技术,都不足以满足现今对大信道容量和高质量通信的需求。而采用空间分集技术的多天线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是对抗无线衰落,提高传输信道容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考虑Nt副发送天线,Nr副接收天线的无
文中针对WiMAX系统中的信道衰减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优化算法。通过结合前向纠错码(FEC)和选择性自动重传(SR-ARQ)机制降低无线信道衰减时变性和随机性的影响,使得选取的调制编码模式更为合理,从而保证WiMAX系统获得最大吞吐量。通过OPNET对信道状态和系统吞吐量进行建模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AMC算法可以有效保证在网络丢包率允许范围内的吞吐量最大化。
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给室内无线电波传播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想研究室内电波传播的规律性,必须对特定的室内环境进行实际测量。本文介绍的是选取中国传媒大学主楼九层这个具体的环境对室内电波传播不同点的电平值的测量过程及结果。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2.4GHz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公交车辆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方案,通过车载智能终端、数据读写设备、标识设备组成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设备采用Nordic公司的nRF2401芯片作为通信前端;silicon公司的C8051F120芯片作为控制器。公交车辆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采集传输公交车辆运行数据,对车辆进行编号识别,可为各类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