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两次暴雪过程定量降水估测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y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2012年2次暴雪过程开展雷达降雪估测实验,并分析估测结果的误差.针对温度变化、雪花末速度、与雷达的距离远近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误差因素制定了改进方案.两次过程的平均误差都为负数,说明估测降雪要比实况偏小.两个个例0-50km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误差比其他范围要好,说明对0-50km的估测能力优于其他范围,同时对大于4mm的雪或雨夹雪也有一定估测能力.业务上及时准确发布暴雪的预警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是以Java为平台设计开发的集查询管理和计算功能于一体的办公软件.该系统可依项目经纬度进行自动定位,分析该区域气象资料,根据IEC62305-2、GB/T21714.2、QX/T85-2007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现场勘查数据,对各类建筑物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所有数据可在系统内部完成交互及分析计算,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减少了手工计算的误差,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
通过对民爆器材仓库工程现场的实际勘察,与运用防雷技术知识的评估、论证,判定防雷工程的重要性,分析其工程图纸设计的实际情况,通过审核意见加以改进以增强防雷工程的防护能力.
城市建设的推进使得城市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防雷类别有很大影响.利用人工雷暴日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建筑物防雷类别对高度的敏感性差异.首先通过对比新、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在计算建筑物防雷类别时的不同,发现新规范相比旧规范对高度的敏感性更高;对比了人工雷暴日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随距离变化的相关性,得出只有在观测站20km范围内的项目使用规范公式才较准确;通过对具体建筑防雷类别的计算,
分析了山区自动气象站的雷电形成、入侵途径,探讨防雷技术在自动气象站中的应用,对自动气象站现有的防雷措施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应用山东省1995~2005年的雷电灾害数据和雷暴日数据,并结合山东省的人口和经济情况,提出了山东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指标,对山东省17个地市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分析.能将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程度,对于减灾和救灾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济南、青岛、淄博、枣庄及烟台为山东省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东营、济宁、潍坊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泰安、聊城、威海、滨州、日照和莱芜为山东省雷电灾害中易损区,临沂
由于防雷检测工作包含的领域非常广,而社会的发展又特变快,导致规范标准出台不是特别及时和全面,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要多学多问多思考,要在保证检测质量,同时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保证用户单位的利益,不能以收取检测费用为目的,要以安全的角度出发,做到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完成检测任务,使防雷检测工作越来越规范,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第十二界全国运动会将于8月末9月初在辽宁省举办,十二运期间正值辽宁省汛期,雷电活动频繁、雷电灾害多发.大连市承办赛事的体育场馆多为露天或半封闭场地,抵御雷电灾害能力较差,在雷暴发生期间容易造成人身危险及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大连市雷电气候特征及活动规律、大连市雷电灾害分布于特征,再利用闪电数据计算场馆所在位置地闪密度,对场馆的雷击环境及雷击风险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通过风险评估、设计
自2004年起,本溪市防雷中心开始对本溪钢铁(集团)焦化厂厂区内非金属烟囱防雷装置实施登高检测作业.通过近10年对烟囱防雷装置检测的总结与分析,发现烟囱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地面以上2米范围内的引下线或接地线指标基本都符合技术规范标准要求,而烟囱顶部的接闪器、地面2米以上引下线及附属设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主要问题体现在:烟囱顶部的接闪器(避雷针或避雷环)倒塌、断裂、腐蚀严重、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
利用重庆市北碚地区2009-2011年的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与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应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分析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结果表明: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随关注度风险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雷电天气关注度随着季节变化各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基于闪电定位数据计算的关注度理论值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将社会公众
选取1960-2011年内蒙古104个测站春季(3-5月)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春季降水平均分布状况和气候区划进行分区,并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确定内蒙古春季干旱和多雨划分指标,分析了内蒙古春季不同区域干旱和多雨年时空特征,同时对干旱和多雨年前期和同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春季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部农区和北部牧区干旱年较多雨年份多,东北部农区和林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