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科同期双侧全膝置换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例患者获得6个月-26月的随访,关节功能良好。结果:11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疗效良好。双侧同期手术患者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较分期手术显著减少,术后恢复行走等时间明显缩短,疗效肯定。结论: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70岁以下患者安全有效,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住院费用降低,疗效值得肯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转颈试验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记录.方法:以TCD对对照组30例身体健康者以及罹患组60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中立位和转颈试验后对比分析.结果:①罹患组中立位TCD检测血流速度异常者42例,阳性率为71.67%;转颈试验后,TCD检测血流速度异常者为51例,阳性率提高到85%.②颈性眩晕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有4种特点.
目的:研究无创清腐+生肌膏对二期压疮治疗临床愈合效果的评价,为临床护理压疮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二期压疮患者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5例行无创清腐+生肌膏联合应用干预治疗,对照组5例患者实施常规压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处上皮组织爬行大小及时间相关系。
小腿抽筋多在人们下河游泳中或运动疲劳后发生,民间多认为是缺钙引起。适当肢体活动和休息后逐渐缓解。补钙治疗效果不确定。文者2015年上半年接诊2例双小腿严重抽筋患者。
目的 掌握昆明市官渡区彝族骨质疏松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官渡区彝族骨质疏松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Achilles Express跟骨定量超声测量仪对230名昆明市官渡区彝族中老年人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体征、生活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既往病史、孕产史等。所得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外敷治疗慢性伤口与常规新型敷料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对比,以验证中药外敷同样符合湿性愈合理论、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耗时与常规运用新型敷料耗时相当;伤口愈合效果与常规运用新型敷料同样未复发且瘢痕不明显。 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各类慢性伤口共30例,其中15例运用我科自制外用中药进行外敷换药;另15例运用常规新型敷料进行换药。观察此30例伤口的愈合耗时与愈合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钉棒内固定术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安全性 方法:自2007年03月至2015年12月随机选择110例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与同期收治110例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术前、术后观察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日等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探讨腓肠肌腱瓣翻转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共26例采用腓肠肌腱瓣翻转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完整切除跟腱坏死瘢痕组织,用可吸收0号爱惜康缝线于断端近侧以上约0.5cm处水平褥式缝合,从褥式缝合以上腓肠肌中间表面切取比跟腱缺损长度长1~2cm, 宽约1.5cm,厚约0.5cm厚腱膜条,于跟腱断端近侧水平褥式缝合处从近向远端翻转.
目的:利用全转录组基因测序分析骨肉瘤外泌体中肺转移生物标记物的富集情况,为骨肉瘤转移的机理研究和早期筛查提供提供基础.方法:收集两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2(可肺转移)、MG63(无法肺转移)和细胞株HOS-143B(可肺转移)、HOS(无法肺转移)两对骨肉瘤细胞株上清液以及一对骨肉瘤患者血清(有、无肺转移各一例).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纯化外泌体,通过NTA,透射电镜、WesternBlot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局限性骨性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采用 Oxford 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诊治6 例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结果:本组患者获平均 10.2(6~34)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急性期感染发生.膝关节功能 KSS 评分、HSS 功能评分均达到优良水平.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20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为78.8岁.记录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对内固定失败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