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律风”作为新媒介:晚清上海的电信革命

来源 :2016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介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术语。作为晚清上海的新媒介,“德律风”之“新”意义有三:其一,话语之新。继“声报”,“千里音”之后,“德律风”这一译称在华的流行,与上海在十九世纪后期的东西方商业交往中的崛起,以及华洋杂处之下孕育而生的新兴洋泾浜英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其他文献
  色彩是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代社会除了对商品功能性的要求外,对外表美观性的追求也日益增高。设计师们通过色彩传递商品的信息,满足顾客不断增长
  河流,先于城市而在,伴于城市而生。与现代城市中的拱廊街、摩天大楼、电车等“现代器物”不同,河流具有穿越传统与现代的特质,使之成为理解城市文化和城市传播变迁的媒介。
  晚清上海的张园既作为城市消闲空间,亦作为政治性的公共领域这一点已多有论述,然而“消闲”与“公共”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的讨论。本文认为,正是基于其消闲性,张园才能够
  作为晚清新媒介,人像摄影以机械成像和机械复制方式使人的形象与身体相分离,带来了以自我和他人肖像照片为对象的新的观看方式。人像在照相馆、街道、橱窗、报刊、各种印制
  1901年上海《申报》主笔黄协埙因“俄罗斯地跨三洲”一语被报界围攻,该事件折射在庚子年间的“上海新闻”中,西学知识借由群体性的激进的交往方式再次登台亮相,不同类型的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