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中国老人--网络舆论中的中国老人形象分析

来源 :安徽省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无所不达、瞬间千里的信息传播能力以及赋予话语权的能力,使得网络成为多起公共事件的发源地。网民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关注新闻事件,发表意见,汇成"民意",影响事态的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南京"彭宇案",老人的胜诉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网民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流,之后爆发了一系列的老人"讹人"事件,在网民的交流讨论中形成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网络舆论浪潮。文章旨在思考中国老人"扶不起"的网络舆论形象是如何建构的,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理性的讨论以促进议题的解决。
其他文献
《文心雕龙》中《征圣》《宗经》二篇围绕以圣王及其经典调教文人的主题,教育的落足点在于文人的心性也即文心之上.刘勰的主张乃针对文人时代开启以降个体性文心偏
会议
语言接触可以推动语言演变.作为扬州方言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语用现象,“头”字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并朝着一定的方向演变.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
词汇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词汇的重要性,笔者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学,并借鉴前辈们的成功经验,从教师的兴趣教学和学生的有效记忆两方面总结词汇
对于支持可设想性蕴含可能性(即蕴含描述)的哲学家而言,他们希望以"命题p是可设想的"为前提得到p是可能的.但是,作者将论证,存在某些类型的命题,如果人们还未确定其
会议
在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基础上,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构建起了一种"理解本体论".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从根本上说是要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研究理解的意义并回答"理解何以可
会议
本论文以商羯罗((S)ankara)在其《梵经注解》Ⅱ.2.18-32中对佛教之批评为探讨对象,分析商羯罗在此节文本中针对三种佛教虚无主义立场(说一切有、唯识、中观)所使用
会议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尼采》(Nietzsche)一书,纪录的是他在1936-1942年间于弗莱堡大学所开设的〈尼采〉讲座内容.在讲座中,海德格解读尼采的任务
会议
对比分析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经常涉及到两个国家主体的多模态话语对比.本文从外语类核心期刊选取五篇多模态话语对比分析的文章,通过研究发现对比分析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及网络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汉语学习的主流模式,这给汉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对本科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