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人权领域中的治理差异:鼓励商业企业参与人权事务

来源 :中国人权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章内容阐述了商业企业需要参与人权保护事业的方式和原因,并认真考虑供应链生产环节产生的特定人权问题。企业侵犯工人权利的案件日益减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制定了各种计划以应对近年来日益猖撅的违反工人权利的状况,很显然,这些计划“未能阻止跨国公司不断违反人权”。这不应被理解为这些计划完全没有价值。某些计划依赖于制定软法并将这些工具作为行为准则,这些计划能够在公司的国际化人权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巩固了这样一个概念,即企业应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链中的工人)等负责,这种流程不久“可以改变企业在法律方面期待的关注标准”。在工人权利方面尤为如此,因为企业行为准则和报告方针不仅强调了对员工个人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而且强调了对公司运营所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并将全球供应链中的工人纳入考虑范围。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为准则和计划都是类似的,某些行为准则和计划在目标以及如何使企业切实参与改革进程方面同样存在着巨大差异。公平劳动协会便是企业以“主要”和‘原则性”方式参与人权事务的典型范例。
其他文献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世界很不安宁,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迅速扩展而且更加突出.未来十年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形势严峻,要居安思危,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并提出了积极应对未来十年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与对策:坚持新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律体系;构建国家非传统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军队的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人权在思想观念和法律政策上实现了主流化,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建立起了一整套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制度,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然而西方对中国人权却存在很大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西方人习惯于用西方中心论的眼光来看问题,习惯于用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人权观来看待中国,习惯于把西方的社会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为了在经济建设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其实质就是促进和实现人权。同时,科学发展决不能依靠所谓的“低人权优势” 。经济学研究表明,人权和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人权越提高,经济越发展”。改善人权最终来说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背景。
本文概述了中国的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的艰难历程。 改革开放30多年,在中国人权研究会的组织推动下,经过全国人权理论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和努力探索,中国的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进展快、成果丰。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仍滞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权实践的发展,与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很不相称,还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也有不小的距离。因此,
要想表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是人权研究具体化的学术出发点,首先需要表明人权观念本身是一种理想。要想使人权研究通过具体化而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尽可能充分的理论解释力,就必须充分重视上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充分重视现实对理想的决定性制约作用,并且由此出发而通过突破“观念的王国”,使人权研究的具体化真正落到实处。
在人权方面,普世价值与基本自由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都是追求进步和确保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并阐述了哈萨克斯坦自1991年独立以来,为保障和促进人权所做出的努力。从整体而言,通过不断改进立法和执法实践,通过不断向人们普及法律常识,通过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哈萨克斯坦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权作为居民本身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实质内涵应该因应不同国家、地区自身发展情况,因应当地的经济基础、国民素养,文化传统等发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和侧重。澳门基于自身发展历程,居民对于基本人权的理解和需求,具有澳门特色,而对于人权的保护也就有其独到之处。与此同时,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居民对于自身基本权利的追求,亦将有所丰富和提升,对于生活和公共服务的要
本文藉由过程追溯之历史分析途径,以台湾的人权实践与困境为主要分析个案,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权规范与建制的发展对华人社会的影响,以及非西方社会对于国际人权规范与在地传统文化产生扞格或融合的因应。
本文分析了从“人权启蒙期”到“稳定成长期”中国人权发展的阶段性定位及发展特点。近年来,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促使中国人权发展的生态环境在转型条件下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从根本上说,转型期的到来不仅表现为经济社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持续型模式的转变,而是蕴涵着更加深刻的价值和制度内涵,要求在新的社会生态下对发展人权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新的调整。随着人权稳定成长时期的到来,中国推进人权发展的重要前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就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及相关的人道主义干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保护的责任”概念也应运而生。通过分析“保护的责任”的发展历程,最初的报告对“保护的责任”适用的范围界定较为宽泛。然而,随着该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被国家提上政治日程,人们期待它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时,却发现它的适用范围在逐渐缩小,并且尚未就如何行动达成充分的共识。并分析了国际社会对“保护的责任”的不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