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对体内溶血及肾功能影响

来源 :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对体内溶血及肾功能影响. 方法:回顾性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50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40例,蔓状血管瘤3例,混合性血管瘤7例,分别采用单纯铜针留置(29例)、铜针留置+瘤体缝扎(21例)治疗,留置铜针10-45枚/例,平均28枚,留置时间7天,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其中3例患有治疗前及铜针留置1、4、7天后血清铜含量、肾功能及溶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50例患者铜针留置后未出现肾功能异常及体内溶血的临床表现,其中检测的8例患者留置铜针1、4、7天后静脉血清铜含量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功能指标(BUN、Cr、 UA)无明显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无血红蛋白尿,尿含铁血黄素阴性. 结论:局部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不会引起患者体内溶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经临床筛选的Ⅰ~Ⅵ肝段病灶需行切除的患者10例,其中3例边缘型小肝癌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2例血管瘤、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结合腹壁小切口,应用常规切肝器械行左半肝切除1例,Ⅵ肝段切除1例,左肝外侧叶切除5例,同时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5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了肝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延长腹壁小切口,手术时间
胃肠道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后约半数在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化学治疗在防治术后复发与转移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过去临床上多采用单一的全身静脉化学治疗,由于静脉化疗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其抗肿瘤作用有一定的限制性,从而使其疗效受到一定的影响。为避免静脉化疗的缺点,又能提高化疗疗效,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腹腔化疗(IPC)的临床运用,为其找到了一条较满意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检测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亚甲蓝对106例胃癌病人行术中、术后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定位及活检。结果:106例胃癌患者中获得得SLN 103例,检出率为103/106(97.17%),术后病理证实Ⅰ、Ⅱ期胃癌38例,Ⅲ、Ⅳ期胃癌65例.由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胃周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作用。方法: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多发疾病,除绞榨性发作外多可采用保守治疗,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近几年来临床工作中采用泛影萄胺行胃肠道造影,判断是否需要手术疗法,有大部分造影时,判断为部分性不全性肠梗阻,且于造影后4小时能完全缓解梗阻,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减少手术阴性探查率,取得很好的治疗目的,结合文献总结泛影葡胺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治
大量文献及临床研究表明95%的甲状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无效果(未分化癌除外)。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是病人长期生存的关键。本文对某院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96例甲状腺癌手术进行了总结。
目的:总结2002年8月-2006年10月肾下腹主动脉治疗经验。方法:20例abdominalaortic aneurysms(AAA)中(包括3例已破裂)行18例动脉瘤切除,分叉型人造血管重建术,2例行腔内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率,12例病人得到随访,除1例死于心肌梗塞外,其余均健在。结论:肾下腹主动脉瘤手术切除对非高危病人仍然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对高
梗阻性黄疸是很多肝胆外科病人的首要或者主要症状,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梗阻性黄疸是肝胆外科医生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本文就某院3年来梗阻性黄疸病人的治疗体会进行了总结。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6年10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3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其中Todani分型:I型28例,I型1例,Ⅳ型4例。结果: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囊肿切开外引流术1例,囊肿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3例(9.1%,3/33),无手术相关死亡。本组平均
目的:探讨铜针治疗血管瘤临床应用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整形美容外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铜针治疗体表血管瘤55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42例,蔓状血管瘤4例,混合性血管瘤9例.分别采用单纯铜针留置(29例)、铜针留置+瘤体缝扎(21例)、铜针直流通电(2例)、铜针留置结合平阳霉素注射(3例),术后随访3-12 个月.结果:50例行铜针治疗1次,5例铜针治疗2次,术后随访54例,失访1例.
目的:探讨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对血清铜及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50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40例,蔓状血管瘤3例,混合性血管瘤7例,分别采用单纯铜针留置(29例)、铜针留置+瘤体缝扎(21例)治疗,留置铜针10-45 枚/例,平均28枚,留置时间7天,对其中11例患者治疗前及留置铜针1、4、7天后血清铜含量及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