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建筑史纲要:《建筑通史》教学中的视野转换

来源 :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全球化”带来的现实问题及其对传统建筑史学形成的挑战,本文提出转换建筑通史教学与研究视野的必要性,并试图在既有“全球建筑史”写作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以“网络”概念为中介,重新建立一个建筑通史的初步框架.
其他文献
本文以泰国北部地区佛教寺庙为例,梳理了不同建筑形制及空间环境中壁画布局方式的几种基本类型,论述了壁画布局与所处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寺庙壁画创作中如何实现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相互整合.由于寺庙壁画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及宗教意义,本文以泰北难府普明寺为例,从寺庙壁画的题材内容、色彩配置,空间布局,内在含义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壁画创作如何在建筑空间中通过布局来进行叙事及阐述含义,并最终对观者产生特设
介绍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修复改造过程,聚焦建筑遗产更新过程的设计、协作和决策.分析在荷兰圩田模式下,作为代表尼德兰设计质量的重大工程,面对博物馆高贵的遗产特质和众多利益牵扯,在不成形的城市设计和文化历史原则和巨大压力下,如何协作和达成共识,精准地回应上述要点.进而引发在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对社会性维度的思考.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下,山西商旅在对外贸易往来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将这种影响通过走西口文化和旅蒙文化进一步向北扩散至内蒙古地区.他们将西方的建筑形式、风格及生活方式,巧妙地渗透与融合于晋风民居,形成具有特定时代气息的北方民居特点.
本文通过对湘西永顺县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系统性调查,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位置、色彩、材料、题材等方面的特征,总结了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了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形成的原因,发现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除了深受区域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外,同时由于清朝中期“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汉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使土家族传统
浪漫主义时期是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当代人所熟知的建筑遗产中有许多直接来源于那一时代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作为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浪漫主义为西方世界带来了价值观的重塑;它置艺术于支配性地位,并将其美学理念注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浪漫主义开启了人们对于“废墟”的审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出了“废墟美学”.历史遗存是浪漫主义绘画中的重要题材,浪漫主义的风景画通常带有强烈的象征性,它寓情于景,画
文字记述与画作记述是历史时期人们记录建筑的两种主要方式,建筑史与美术遗产具有一定的关系.帐幕建筑作为游牧民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在诸多美术画作中频繁出现,美术遗产为帐幕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依据.文章从帐幕类建筑发展概述写起,结合美术遗产的类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遗产,以类型学为基本视角对美术遗产和其中的帐幕类型进行简要分析,进而讨论美术遗产和建筑史研究的关系,同时助推少数民族地区建筑历史的研究.
本文对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南砂乡民居开展分家析产调研,呈现南砂乡民居居住结构特点.文中结合桥溪客家民居的比较分析进而指出:南砂乡民居文化特性的认识,应包含强调等级秩序和仪式性的厅堂空间所统率的物质空间结构和经由分房所建立起的居住秩序;而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居住秩序,将为进一步考察居住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观念意识的形成所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提供基础.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大量的西方侨民涌入,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异国他乡“再造故乡”,形成了一个个以本民族本国度侨民为主体的“圈子”,俱乐部的诞生则是这种“圈子”最具体的外在标志.二十世纪初,德国侨民成立了德国花园俱乐部(deutscher garten klub),并于1904年在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建造了俱乐部建筑,后被法国公董局没收拆除建成了法国球场总会.一战后,德国侨民
本文在展示美国早期建筑教育背景和哈佛大学建筑教育历史变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1930s-1940s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的建筑设计教育情况,阐述当时哈佛设计研究生院院长J.F.哈德纳特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以及他和所聘请的建筑系主任W.格罗皮乌斯在推行现代主义教学体系时所产生的分歧,试图理解包豪斯思想影响下哈佛大学建筑设计教育发展的复杂状况.
建筑是重要的历史载体.在当代,传统建筑和街区的保护更新以及结合传统的现代设计中都需要梳理面对历史的态度和方式,如何以恰当的建筑语言导引一条“诚载过去”之路值得好好思考.既往实践中往往引入和复制了大量的西方模式,造成水土不服和诸多破坏性的建设.而事实上涉及如何面对历史传统时,东西方建筑是有着跨文化的差异.文章探讨了东亚和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中关于建筑记忆,物质和精神统一性的不同态度,以及所引发建造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