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硝态氮的含量测定

来源 :2018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黄芩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呈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结果:测定黄芩中硝态氮得回归方程y=0.0062x+0.0016,r2=0.9992,不同日期的四批药材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43.05μg/g、4352.67μg/g、4394.84μg/g、8202.34μg/g,RSD为1.57%、5.50%、4.94%、2.74%;重复性实验RSD为0.64%,平均回收率为97.40%,RSD为0.99%. 结论:该方法具简单、稳定、结果可靠等优点,可以用作黄芩硝态氮含量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蒙药材黄花黄芩质量控制方法,为提高黄花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及《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要求,对黄花黄芩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聚酰胺薄膜为薄层板,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对照品,在紫外灯365nm处检视,建立薄
目的:据额尔敦朝鲁教授的《蒙医体质特性判定表》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学生进行体质判定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对蒙医“赫依-希拉”“希拉-巴达干”混合型体质者尿液间比较分析,寻找蒙医三种体质的代谢物的特性及规律.方法:集混合型体质者的尿液样品,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以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分析以及找出体质尿液中明显的代谢差异物及分布趋势.结果与结论
目的:建立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完善蜗牛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配位滴定法对其碳酸钙(CaCO3)的含量进行测定,按中国药典检查法对重金属酸不溶性限度.结果:碳酸钙回归方程为y=197.53x+0.4664,r=0.9999,表明碳酸钙的取样量在0.1~0.2g范围内,与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的消耗体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1%(RSD=0.
目的:建立细叶益母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相关方法,对细叶益母草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重金属和砷盐进行检测.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丙酮-无水乙醇-盐酸(10∶6∶1)为展开剂,在105℃加热15分钟,喷稀碘化铋钾试液-三氯化铁试液(10∶1)显色对细叶益母草进行鉴别.采用阳离子交换(SCX)色谱柱,以15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6%三乙
目的:探讨蒙药“宝朝嘎其”熏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大样本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11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治疗前、治疗后及1年后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指地距离,复发率情况,毒副作用.结果:1127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指地距离比较(P<0.01),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及1
目的:建立比色法测定荚果蕨贯众总黄酮的含量方法,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荚果蕨贯众总黄酮的含量,薄层色谱鉴别法.结果:回归方程为y=0.4703x-0.0204,r=0.9998,样品浓度在0.2mg/25ml~1.2mg/25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0.66%).薄层色谱的斑点Rf值适宜,显色清晰,色谱分离好.结论: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
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蒙医“希和日希精”病的范畴,由于患者摄入过多的寒性、油腻食物及甜食,久坐不动,居住潮湿环境,使体内“巴达干”偏胜,“三根”失调,胃火衰败,消化功能紊乱,发生清浊不分离,“巴达干”黏液增多,进入精华之脉道,滞留血脉,导致气血不畅儿引起肾
目的:建立测定黄丹中四氧化三铅含量的方法.方法:配位法测定黄丹中四氧化三铅的含量.结果:重复性实验RSD=0.58%,回收率实验RSD=0.63%.结论:此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可用于黄丹中四氧化三铅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柳蒿芽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对柳蒿芽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经NMR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式.结果:从柳蒿芽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Chamazulene(1)、acetylenes(E)-2、(E)-3、(Z)-4、丁香酚(5)、棕榈酸(6)、油酸(7)、亚油酸(8)、亚麻酸(9)和12,13-环氧-亚麻酸(1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建立牛蒡子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牛蒡子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0.0083x-0.0221,R2=0.9997,平均含量为5.57mg/g,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为1.31%.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结果也可靠等优点,可以用牛蒡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