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测力计监测数据的修正方法

来源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锚索在岩土工程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采用锚索测力计对锚索的有效预应力进行长期监测.当测力计出现偏心或某支传感器失效时,如何依据现有监测数据来准确计算锚索实际吨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锚索测力计传统数据修正方法进行一定探讨,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锚索测力计监测数据数学统计模型,对数据结果进行修正.此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高,真实反映了建筑物的状态,可为解决工程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由于受周边各种建筑物、地下管线、人群活动等的边界条件限制,常规的爆破开挖作业由于不可避免的震动、飞石、噪声等无法作业,如采用控制爆破而成本过高且进度较慢.施工建设中要求施工进度、安全环保、社会影响、经营效益都需满足,这就给施工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贵州省贵安新区清杨路第2合同段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鹰嘴钩机开挖、破碎头破碎开挖、膨胀炸药开挖从施工技术、安全
对不同含水率的贵阳原状红黏土进行一系列不固结不排水(UU)、固结不排水(CU)、固结排水(CD)试验,对比分析三种实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抗剪强度特性,并分析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验条件下红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都表现出软化特性,且含水率越低软化现象越明显.UU试验红黏土的强度为总应力强度指标,其c值较大,φ值较小,对工程偏危险.CD与CU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指标较符合工
考虑碱液浓度和养护时间两个因素,结合氧化铝生产中全碱浓度最高的入磨母液为污染源,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碱污染红黏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碱液与红黏土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时红黏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内摩察角均增大,存在极大值,极大值出现的时间和碱液浓度有关;低浓度下红黏土抗剪强度降低,存在极小值,粘聚力呈先增后减,内摩察角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入磨母液作用下红黏土的抗剪强度特征不同于单一碱污
孔隙材料中水分结冰常常引起严重的破坏,然而晶体生长与材料变形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Avrami理论,构建了流体流动、热量传递与材料破坏相互耦合的控制方程,提出了基于颗粒链接破坏的冰透镜体生长准则,并对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后续研究孔隙材料中晶体生长及与之相应的破坏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库区塌岸是工程地质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水库蓄水之后,库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必然会导致库区松散堆积体的渐进破坏.本文以猴子岩库区为对象,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了库区常见堆积体在库水冲刷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得出不同坡角堆积体在冲刷作用下冲刷宽度与流速、时间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通过得到的侧蚀宽度,运用改进岸坡结构法对库区典型堆积体进行塌岸宽度范围的预测.
粗粒土颗粒的外形特征是影响其力学特性及渗流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粒径分别为10~20mm、20~40mm、40~60mm的两种不同形状的无黏性粗粒土颗粒,在风干状态下通过蜡封法分别测定其体积,通过蜡膜厚度估算法测定其表面积,建立了一定粒径范围内两种不同外形粗粒土颗粒体积与表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类比,发现本文试验所得出的两个拟合函数关系式与同体积标准球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关系式具有十分相似的形式,
本文引用非线性统一强度准则和广义塑性理论,考虑次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和岩石的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作用,提出了一个非关联弹塑性本构模型.与常规三轴试验和真三轴试验结果对比,此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岩体强度的非线性特征和次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也能表现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脆-延性转换的力学特征.
为了描述泥质白云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特性,通过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泥质白云岩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干湿循环此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试样的表观不断劣化、质量减少、波速减少、单轴抗压强度减少、弹性模量减少.
硫酸盐侵蚀破坏被认为是引起混凝土材料失效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硫酸盐侵蚀也是影响因素最复杂、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环境水侵蚀.本文采用试验室干湿循环快速试验的方法,通过对两种掺合料比例的调节,测试混凝土试块质量变化、吸水率变化、抗压强度变化,分析在相同浓度和种类硫酸盐溶液中,双掺合料混凝土腐蚀破坏机理,寻找最优的掺合料掺配方案.
本文通过应用全景数字成像成果,针对具体工程建立混凝土缺陷灌浆质量模型,引入"缺陷直线率"概念,实现对混凝土缺陷灌浆质量全景数字成像检测成果的量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