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方法对人工林毛白杨木材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木材干燥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气干、常规干燥及高温干燥对人工林毛白杨木材进行干燥,并对干燥后的木材在20℃/65[%]RH、30℃/80[%]RH状态平衡及绝干后的质量及尺寸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干燥方法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干缩率及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温干燥显著降低木材干缩率和平衡含水率,20℃/65[%]RH状态平衡后高温干燥材平衡含水率比气干材低23.7[%],比常规干燥材低25.7[%]。对不同干燥方法木材吸水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干材吸水平衡后的含水率较常规干燥材和高温干燥材高20[%]以上,即气干材更容易被水浸渍。三种方法干燥材的尺寸稳定性顺序为:高温干燥材>常规干燥材>气干材。
其他文献
本文以杉木为试材,采用170℃、190℃、210℃的高温对杉木进行了热处理。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MOR)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影响比MOE要大,下降百分率分别为0.46[%]-6.63[%]和2.11[%]-19.4[%
本文对经过185℃生产性高温热处理的水曲柳木材的吸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高温热处理使木材内部吸水性羟基数目减少,处理材吸湿性明显低于素材,且与素材之间的平衡含水率差值会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文中运用BET理论分析解释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文以截面为20mm×20mm,长度分别为100、150、200、250、300mm五种尺寸规格的桦木为试材,在干燥温度分别为60℃、75℃、90℃,绝对压力分别为0.02、0.04、0.06、0.07和0.08M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各种规格尺寸木材内部水分的移动速率,然后将其进行数学回归,进而得出各种规格试件干燥速率与温度、绝对压力的关系式。之后,再将通过
为探讨水分含量的不同对刺槐木材热诱导变色的影响,采用pH值、色度指数分析,红外ATR及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了木粉和去除抽提物的木粉及其热处理后的试样。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含水率是影响木材熟变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水分含量从0[%]增加到30[%],总色差△E和a*、b*的值变化最为明显。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原木粉和抽提后木粉热处理后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内的吸收增强,这是导致木粉加热后明度指数L*值大幅度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栎木地板坯料进行超高温热处理,研究了相对湿度在40[%]~90[%]变化范围内,热处理工艺对栎木地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并未显著减小木材干缩系数,但能显著减小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地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文以落叶松为试验材料,选取厚度分别为20mm、40mm和60mm的试材,以160℃、180℃、200℃和220℃为热处理终点温度,1h、2h、3h和4h为保温时间,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试验,并对热处理过程后处理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针对高温热处理后落叶松的色度指数、密度和失重率的测试表明,随着热处理终点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色度指数、密度和失重率有明显的变化。并对
本文以落叶松为试验材料,选取厚度分别为20mm、40mm和60mm的试材,以160℃、180℃、200℃和220℃为热处理终点温度,1h、2h、3h和4h为保温时间,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试验,并对热处理过程中处理材的油脂含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针对高温热处理后落叶松的油脂含量进行测定表明,热处理对落叶松脱脂效果非常明显,与素材比较,脱除松节油最高可达到85[%]左右,脱除松香最高可达到
本文以杉木板材为试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进行试验,对杉木板材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颜色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比较了杉木心边材颜色差异。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经热处理后明度值和黄蓝色品指数均变小,心材颜色变暗,向蓝轴方向发展但仍呈黄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明度和黄蓝色品指数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色差△E随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越来越显著。杉木边材经热处理后明度变化率和色差与心材的变化规律相同,
采用窑式常压和罐式带压过热蒸汽对水曲柳板材进行超高温热处理,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式对木材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吸湿滞后、干缩系数的影响,揭示了两种热处理方法使木材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罐式带压熟处理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木材在使用中的平衡含水率、减小使用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降低木材干缩系数,更有利于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多种地板用材在不同环境湿度下含水率和尺寸变化情况的研究,分析样本试材与环境湿度的关系,比较各种试材在不同环境中使用的稳定性。实验方案分为三种状态,分别为湿90[%]和温度30℃、湿度70[%]和温度30℃以及湿度36.5[%]和温度30℃的3种条件状态。研究证明,密度大的木材在相同含水率变化时,变形较为明显;而密度不同的试材在相同的湿度环境中,密度小的,含水率变化速度大于密度大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