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墙抗震加强措施的足尺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67508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分别设置构造柱和芯柱的带门洞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足尺试件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采用这两种抗震构造措施的墙体在水平荷载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及其破坏形态,得到了墙体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分析了其抗震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滞回耗能等性能指标以及这两种抗震措施的作用,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的研究和推广使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井式气体渗氮炉生产,前期阶段需用氨气将渗氮罐内的空气置换干净,然后再升温。排气时间一般为3—6h,而且零件在氮化过程中,经常有轻微氧化现象,造成氮化层不均匀,尤其是不锈钢零件。为缩短排气时间,提高零件氮化质量,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对普通井式渗氮炉进行了改造,排气时间缩短为20-40min,同时工件满足渗氮质量控制要求,特别是对不锈钢渗氮有良好的效果。此方法改造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钢板剪力墙在侧向力作用下具良好的延性和相对优越的耗能能力,抗震性能良好,在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已逐渐开始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各种形式钢板剪力墙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本文简要介绍了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几例实际工程:综合比较了国内外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的研究状况,设计理念;分析了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提出应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分析,建立一套完善的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体系整体模型下钢板剪力墙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为了系统全面地对比不同构造形式加强型节点的力学性能,采用ANSYS对四种加强型节点及普通节点进行有限元模拟,并结合相关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综合对比分析了节点模型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系数及耗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加强型节点能有效地提高节点的承载力,达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滞回曲线饱满,并且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其中翼缘板加强型节点和直接扩翼型节点综合性能最好。
连廊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风荷载是连廊结构设计时的主要荷载,而目前国内对该类结构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取值尚无明确的条文规定。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连廊结构风载体型系数在不同情况下的分布规律,并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为该类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了参考。
Push-over分析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能力谱法的基本步骤,利用ANSYS软件对四种不同强度钢材的钢框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包括底部剪力-顶点位移曲线、不同时刻框架塑性铰分布以及钢框架整体刚度情况等,利用分析结果对四种不同强度钢材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估,并比较了不同时刻各个框架对钢材本构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随着
门式钢架近十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一些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势必影响工程质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天山米立方室内门厅+10.0m高处有走廊连通A、B座,设置形状特殊的玻璃幕墙。根据玻璃幕墙的形状研究了结构体系的选取,按照结构体系确定了构件选型,分析比较了主梁与次梁的等高连接,确定了廊道柱方钢管和廊道梁H型钢的梁柱节点采用隔板贯通节点等,对天山米立方的相关结构设计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国内外代表性的钢管混凝土设计规程中关于轴压受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并结合36个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试验数据,对比各规程在预测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时的适用性,分析各规程在预测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构件极限承载力时与实测数据存在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将预测结果与收集到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极限承载力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公式在预测钢管再生混凝
近年来,一些大型热电厂、海运码头、大型煤矿企业,在其贮运环节中将贮煤的吨位容量提升到数万吨以至十多万吨,用钢筋混凝士圆筒仓来贮存,其高度又不能很高,一般地讲在20米左右,因此,贮仓的直径就必须很大,达到120米或者更大。有部分设计师将其仓壁设计成挡墙结构,有人仍设计成圆筒仓。在南方,夏季会很热,仓壁外气温甚至可达38°C之多,而仓内贮煤的温度一般不会很高,在5~10°C左右。本文就常有学者提出的此
通过16个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轴压试验,研究了两种混凝土强度下不同包裹层数的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圆柱在轴压力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现象,探讨了碳纤维布包裹层数变化对不同强度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圆柱,碳纤维布的包裹层数对其在轴压作用下的约束效果不同。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圆柱,随着包裹的碳纤维布层数增加,极限承载力提高显著,而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圆柱,增加碳纤维布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