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流动家庭在现居住地的社会融合状况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口普查数据和典型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农民工流动家庭本地化的状态.流动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员都是流动人口的家庭。从就业角度看,农民工家庭成员已经融入现居住地的经济社会。由于其就业与城市人口有互补性,所以他们在城市生存的就业条件是长期存在的。从居住时间看,有长期居住的趋势;从住房角度看,农民工家庭有稳定的居住方式,但住房的自有程度低;从社会关系网的变化看,农民工家庭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别。在城市,农民工家庭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阶层,其生活方式与农村人口和当地居民都有本质的不同。城市对农民工劳动力的需求和在住房和户籍制度上的排斥将长期并存,因此,外来流动人口本地化将是长期的过程。受就业、房价、户籍制度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流动家庭在现住地的社会融合与城市的规模和距离户籍地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社会融合的难度与城市的规模成反比,与距户籍地的距离成反比。农民工家庭社会融合的难点在大中城市,针对农民工家庭和流动人口问题的社会改革应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对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进行分析,并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资源、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
对不少在大专学院工作的学生辅导人员来说。大专生沉迷网络活动以致影响学业的情况屡见不鲜。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对成绩差强人意而退学的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当中有四成学生经常每晚上网6小时或以上,又比偶尔才上网的学生多两倍旷课情况(On Line,1996),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影响实不容忽视。专家指出(Kandell,1998;Young,n.d.,Sur fing not studying),免费和无限量
摸清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现状,特别是能源供给、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现状,是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与前提。基于2005~2010年城市统计数据,对长沙市低碳生态发展的现状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长沙市能源消费增速虽有下降的趋势,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将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增长。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低碳生态转型的思路。
城市体验是一种身体体验,优良的城市意象就是空间安排与市民身体体验两者良性互动而形成的。但空间上几何学的整齐外表与满足日常需求的有效系统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对应关系。本文关注的城市规划中“国家视角”与“市民视角”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文章分析北京呈现“国家视角”的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然后分析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冲突的“国家视角”的思想根源,最后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的演化范式,它强调市民参与,市场与规划配合,实
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是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大陆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有效措施。中国台湾的通识教育本身是相对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而言的,其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较为成熟,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制度等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台湾的通识教育具有可操性,大陆的素质教育是在对学
产业环境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十六大以来中国财政收入5年增长2兆美元,是改革开放头2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存底更是居全球首位。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达2.6兆美元,仅次于美、日、德而居世界第四位。近年来,从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中国将自主创新摆在了更加显要的位置,做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意识形态对立体系瓦解,过去国际间的政治对立开始逐渐被经济合作取代,而区域组织的整合,亦由安全性的议题转变为经济性的议题,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整合(Regional EconomicIntegration),俨然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主流。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区域化(regionalization)是推动当前国际政经关系发展的两股重要趋势。面对后ECFA及东
我国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是在户籍政策、土地制度等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推进的,“双栖城镇化”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之一。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及沿海发达地区提倡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回流现象,因此引发了“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争论。本文以河南驻马店市为例,探讨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可能对驻马店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影响,提出了异地工业化推动本地城市化的新型城镇化路径设想,劳动力的回流是必然趋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政府和资本推动下,苏州的城市化超速发展,建成区面积翻番,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骤增,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2008年后,苏州致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以期既能保持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在城乡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讨论城市化的限度,发挥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中华智慧,尊重农民发展权,促进乡村复兴,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本文以浙江为例,分析了当前小城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转型阶段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思路以及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