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第二相粒子与铸坯表面裂纹分析

来源 :《连铸》编委会第六届三次会议暨“钢中第二相与铸坯质量控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试了Q345B钢的高温力学性能,鉴别了铸坯裂纹处析出物的类型,研究了含铌Q345钢中第二相粒子固溶析出及晶粒长大的规律,探讨了钢中第二相粒子与铸坯表面裂纹的关系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板坯角部裂纹是制约炼钢和轧钢衔接的质量问题,也是连铸过程的一个重要冲突问题。通过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原理,进行了板坯角部裂纹控制的创新研究,并与实际生产效果相佐证,说明TRIZ理论在板坯角部裂纹控制应用中的有效性,为工艺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取得了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
针对Q235B钢连铸板坯出现的中间裂纹,运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中间裂纹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裂纹处S杂质元素有明显的富集,S元素的晶间偏析是铸坯产生中间裂纹的重要内因;钢基体中的大颗粒且不易变形的Al2O3类夹杂物,易成为裂纹源,加速内裂纹的产生。通过分析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成因,结合现场生产工艺,提出应对措施,可使铸坯的巾间裂纹得到有效的控制。
应用了大样电解、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转炉—RH—连铸工序生产IF钢的头坯、交接坯、尾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含量、粒径、来源,并与正常坯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非稳态浇铸条件下,头坯的大型夹杂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是正常坯的3.15倍,其次是交接坯和尾坯,平均含量均高于正常坯.本次试验只有头坯和尾坯中发现大于300μm的大型夹杂物,且在头坯中含量最高,为7.47×10-7.交接坯中大于80μm粒
分析了国内外板坯连铸电磁制动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电磁制动是提高连铸坯质量主要手段之一,它是利用直流磁场控制钢液流动,抑制和分散水口的射流,并促进钢液中夹杂物的上浮和去除。本文阐述了电磁制动原理,总结了电磁制动装置的结构特征和安装位置。通过文献分析了结晶器电磁制动内的流场特征、影响电磁制动效果的因素、结晶器电磁制动的冶金机理和冶金效果。提出了我国电磁制动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