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来源 :第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3年上海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算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已有14年的历史。作为一项普遍的、有效的制度安排,低保制度在保护弱势群体、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谐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我国现行城市居民低保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居民低保制度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由于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出现了居住贫富分区的现象,社会各界围绕市场商业理性标准和道德价值规范标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认为,在分区内社会成员共同的阶层意识不强、社区
会议
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没有保障,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的这一状况严重影
本文详细研究了明清时期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饭厂等济贫机构的运作流程、弊端及防范措施,以及主要机构之间的区别;探讨了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济政策;总结了明清时期孤贫
从1992年开始,我在中国内地所有民族中寻找不同民族、族群中结婚超过50年的金婚老夫妇。从云南的独龙族、纳西族、摩梭人,贵州水族、屯堡人,新疆塔吉克族、哈萨克族,东北的鄂温克族、赫哲族,到海南的黎族。台湾原住民高山族成了最初,也是最后必须完成的课业。  1987年秋,在一次台湾原住民部落的专题中,在花莲太鲁阁峡谷的太鲁阁族(当时称泰雅族)部落,一对年纪超过80岁的老夫妇向我讲述了老婆婆当年被其他部
本文在对乞讨群体进行调查、对有关部门进行专访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社会大众对乞讨群体所持的态度,探讨了乞讨群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