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惰性克服机制研究--基于公司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视角

来源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确定环境下组织惰性日益成为制约企业组织变革和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如何克服组织惰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在整合组织变革、公司创业和组织学习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公司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对组织惰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中兴通讯成立以来组织变革路径的纵贯考察与多时点比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创业导向和探索式学习均能够克服组织的洞察力惰性和行动惰性;利用式学习能够克服组织的行动惰性,但会强化组织的洞察力惰性;公司创业导向能够促进组织的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并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强化对克服组织惰性的积极作用;本文还发现,环境变化在公司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组织惰性的关系中均起到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现代创新不仅涉及组织内部创新,还涉及到供应链上下游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创新目标也不仅局限于经济层面的效益,还需考虑创新结果所产生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即是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创新。这种创新的难度及复杂程度远大于单组织的自身创新,现有针对可持续供应链创新及扩散理论和模型相对缺乏。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探索并运用SPS 案例研究方法对以1 号店为代表的零售电商展开研究,提出了可持
服务转型是当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它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动态能力支持。本文基于服务转型视角,在界定制造企业动态能力及其能力维度组合(组织学习、市场感知、关系整合和创新变革)的基础上,通过对沈阳机床纵向案例研究,分析归纳动态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动态能力随着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推进不断增强,且各能力维度在服务转型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组织学习能力、
陕鼓服务转型的成功得益于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其共创价值的理念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价值创造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网络视角构建了价值共创的概念模型,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中的价值共创机理进行了探究,并基于陕鼓的案例对模型核心内容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服务转型的实施:(1)价值共创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传统企业与顾客间的双边交易行为被取代,价值创造由制造-服务集成商、专业服务提供商、顾客和潜在利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员工发自内心的相信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信誉楼为例,研究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机制,构建了企业文化对组织的赋能模型。进而研究在企业文化赋能的过程中,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自信的机制。企业文化自信体现在员工自觉信仰企业价值观,自觉遵守管理制度,自觉维护组织氛围。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天生全球化理论、创业机会识别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从国内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分析了中国情境下海归创业机理。通过对三家医药行业的海归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发现:国内外人力资本和国内外社会资本是海归创业的驱动力;海归创业实质上是一个创业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完善的创业环境是海归回国创业的催化剂。由此,我国政策制定者,要积极营造出完善的创业环境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发展。
本文旨在探索集团企业组织管理类型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之间的最优匹配。由于预算管理研究往往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本文选择并比较了神华集团、华润集团和国投集团三家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成功且具有可比性的大型央企集团的组织管理类型及其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以委托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为理论基础,从集团间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关联度、集团的发展战略、母子公司管理能力和成员单位地域的分布情况等多个角度研究适配机理,提出了集团企业
长期以来,传统创新研究把研发(R&D)视为企业创新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广大中小企业所进行的一些并非基于研发的多样化创新活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表明,这一观点忽视了研发能力普遍较弱但仍然是创新的中小企业进行的其他创新活动。基于此现象,本文选取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小巷三寻”)研究案例,试图揭示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基于非研发的创新实践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现
以文献研究法分析我国IT 企业科研人才流失现状,应用德尔菲法从环境、组织、工作和个人几方面总结影响我国IT 企业科研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并将层次分析法和因素评分法相结合构建适用于我国IT 企业科研人才流失的预警模型,测评对象可能的得分为(0,100],划分为(0,25]、(25,50]、(50,75]、(75,100]四个区间,对应巨警、重警、中警、轻警四个危机等级,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管
本文以价值共创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企业如何通过顾客社区与顾客共同开展创新活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基于价值链模型、价值共创理论和顾客社区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构建出包含基础支撑系统、创新价值活动系统和社区收益系统的企业顾客社区创新模式框架。其中,基础支撑系统是由社区组织、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组成;创新价值活动系统由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及反馈与维系共同构成;社区收益系统由顾客收益和企业收益构成。
本文采用叙事分析、社会历史、构型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选取历史上著名的尼希米重建城墙的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该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所发生的演变和组合特征。研究过程结合了三个典型的具体事件,在项目的 不同发展阶段并结合情境构型,重点研究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表现出的变革型、真实型、伦理型和精神型领导行为的特点。研究发现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不仅发生了演变,而且呈现定性比较分析QCA 所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