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效率测度及其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以辽宁省所辖14个地级市为例

来源 :第十届中日韩地理学联合会议、第一届亚洲地理学大会、第十五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9157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旅游效率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升城市旅游效率,推动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以点带面带动中国国际旅游地位全面提升-即推动城市旅游效率内涵式发展.文章基于DEA方法测度城市旅游效率,结合地统计学、典型相关分析等手段,在对2002-2007、2007-2012、2002-2012三个时间段辽宁省所辖14个地级市旅游效率测度基础上,从时空演变、驱动因素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①城市之间旅游发展具有高度不平衡性,两大中心城市(沈阳和大连)旅游效率低下问题尤为显著;随研究时间跨度增长,区域旅游效率差异呈增大趋势.②城市旅游效率发展存在“极化效应”-即某地区旅游效率发展优劣会对相邻区域产生“负影响效应”,进而导致“马太效应”问题更为突出.③城市旅游效率受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受技术进步影响相对较大;非规模因素影响下,Malmquist指数受纯技术效率制约.④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旅游相关资本或人员投入的影响,还受到旅游经济、旅游服务基础和旅游环境等驱动力推动.
其他文献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地調所)於民國六十六年依法設立,掌理國內地質調查、地質資料蒐集及地質資料出版等業務。於網路技術興起後,資訊交流的門檻大幅降低,各界藉由網際網路取用所需的資料,並於資料取用的過程發現:資料的價值在於不斷的交換、運用及加值,而非限制使用。透過歷年的努力,除完成國內地質資料單一流通的窗口的打造之外,並將地質資料係公共財的觀念導入,搭配行動設備的普及化及雲端技術的興起,逐步
南崁地區為桃園市蘆竹區之近來都市發展快速地區。在都市發展過程中,由交通建設引導大量人口移入,進而使住房、就業等需求增加,漸漸地成為活動聚集地區。然而都市發展卻無正視位處該地區旁的桃園中油煉油廠,可能造成危害,導致該地區都市災害脆弱度的提升。本研究以南崁新市鎮都市計畫區的都市發展為背景,除探討南崁新市鎮都市計畫區之外,亦探討經國特區,其都市發展歷程與都市災害脆弱度之關係。
隨著時間之推進,門牌地址會因各種原因產生異動,例如:行政區之更名或改制、道路名稱之重新命名、因戶政或地政規劃而進行門牌之拆除、分割、合併等。從民國80年起,政府開始將門牌地址電子化,詳盡記錄每一筆門牌地址異動情形,並依照該門牌地址所在的行政區做分類,提供一般民眾進行查詢。然而該紀錄方式並無法有效地掌握門牌地址整體變遷脈絡,只能滿足民眾針對某一門牌地址進行該地址改變前或改變後之地址查詢。今若一位地理
近年來隨著精緻化的農業興起,農村也逐漸轉型為觀光型、防災型與農產型等不同的營運方式,並且透過社群或網路行銷等方式宣傳農村特色,亦為農村發展帶來極高的助益。因此再探討農村發展時,觀光即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遍使用,群眾可藉由智慧型裝置進行拍照、打卡並上傳到社群分享的動作,這些分享的事物均帶有坐標點位,或是有意無意地透漏所在地點的地理訊息,均是群眾資訊提供的表現形式,亦稱之為自願
GIS空间分析技术为空间形态的精准判别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研究视角,通过高分辨率的Google Earth影像提取珠三角都市经济区2013年的工业生产空间分布信息,采用GIS缓冲分析、叠置分析刻画珠三角工业生产空间的总体分布格局,通过引入分形模型、形态紧凑度、空间离散度、密度指数来定量分析珠三角工业生产空间的形态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13年珠三角都市经济区的工业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人工林在提供木材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传统林业经营模式下,中国人工林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系统功能低下等问题,急需对人工林长期可持续采伐模式进行研究.本研究提出可持续采伐模式构建的理念和评价方法,并针对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林构建多种情景的采伐模式,选择具有长期观测数据的会同站磨哨林场作为研究区,采用InVEST模型计算木材生产量,综合分析了木材生产
为了理清主要经济地理要素与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引入新经济地理学3D——密度(Density)、距离(Distance)、分工/分割(Division)框架,采用该框架系统分析主要经济地理要素与长三角城市群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地均GDP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均存在显著性,与工业SO2、废水和烟粉尘的排放量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27、2.080和1.014.②综合交通
城市化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两大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城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前期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缩小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基于2001~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9个县的平衡面板数据
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地级单元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演变特征,结合半城镇化对城镇化的阶段性规律进行了再次探讨,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六阶段理论”.研究表明:中国的半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行政等级差异,在空间上形成了东>中>西>东北的格局.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半城镇化的低-低集聚范围在东北地区扩大,高-高集聚的范围在东部沿海地区扩大;与之对应,城镇化的高-高集聚在东北地区减少、
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并且这些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彼此关联.采用空间化的方法量化和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和权衡效应有助于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也有助于指导森林资源管理决策.研究发现赣江流域4种生态系统服务中,杉木林和松林是最大的提供者,并且具有较高的森林蓄积量和产水能力.因此,杉木林和松林等人工林对支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人工林侵蚀模数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