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唐代黎州境内城镇地名考

来源 :中国“一带一路”研究暨西南历史地理学术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五代黎州是保障成都平原安全的实际前沿重镇,韦皋、李德裕等名臣于此设置一大批军事城镇,防御体系较之于天宝之前更为完整、牢固.本文考定了此期黎州及其所统羁縻地区境内,至少设有22座军事防御性质比较明显的城镇关戍,足见唐朝对其防御设施的重视.保障了南经巂州通往云南地区的交通安全,在西南丝绸之路交通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
其他文献
康熙以降,随着清廷对蒙古草原统治的增强,山陕直鲁等处的商民人渐入草原,从事“雁行式”贸易或“移民式”耕种.而此际草原恶劣的“自然生态”,弱肉强食的“社会生态”,尤其是
清中期以后,随着黑河流域内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垦田面积的迅速扩张,使得用水矛盾加剧,致使水利纠纷频发.通过对地方志、报刊、档案等史料中关于水利纠纷记载的梳理,进而分析水
福公司路案源于英国对中国长江流域铁路特许权的获取和矿务合同条款的规定.清末铁路总公司是清政府设立的官督商办企业,是筹集路款和对外办理铁路借款交涉的商务机构.在处理
乡土志是晚清政府面临空前民族危机下的产物.清末时全国各地修纂了数目众多的乡土志书,其中尤以山东地区最多.尽管当时朝廷颁布了《乡土志例目》,对修编乡土志作了具体的规定
补入清代新疆建省前设置过的厅级政区五个,即宁边厅、库尔喀喇乌苏厅、喀什噶尔厅、叶尔羌厅和巴尔楚克厅.纠正易被误作政区的理事厅和分防厅三个,即伊犁理事厅(乾隆四十五年
本文以明代河南清真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法对河南清真寺进行数理统计及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清真寺数目已达140坊.清真寺主要分
租界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近代中国主权丧失的重要标志.但是,中国因约而设的租界具有“强制性”、“地方性”.芜湖租界就很有地方特点,根据《烟台条约》及其“续增专条”的规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地方
清军入关后,以盛京将军为首的旗署,同以奉天府尹为首的民署,二元分立、分治局面的形成,既作为陪都地方管理体制的显著特色,也成为盛京从一元化八旗制社会转变为二元制旗民分
如蛛网般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与西藏间,同时也旁及其东侧的重庆、贵州等省、市、区的茶马古道,按其分布地区之广,所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之险峻与人文地理环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