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说理"课堂落实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今年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有效实施,广大小学教师需要尽快掌握先进的和灵动的课堂教学方法,致力于充分探索它们与书本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广大学生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因此,在现代教学环境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小学生答题,给他们更多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释放自己的思维潜能和逻辑天赋,让他们在不断答题和"说理"的教学过程中,理解现代数学的真谛,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疗法对近视青少年眼表、泪膜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近视青少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视力等级等特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角膜塑形镜矫正治疗)与对照组(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治疗),每组50例。评测两组治疗6、12个月的视力情况,分析其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其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应尽快从“行动实践”层面提升至“口述史学建构”上来,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纳入艺术史学理论体系当中加以阐释。由此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乃属于一种治史与叙史的重要“语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专业工作者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的具有史学意义的“书证”,而这一“书证”的真实性理应得到重视。依此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真正达到兼具思想性、生活性、
期刊
<正>“诗言志”是《尚书·尧典》提出的诗学命题,因其产生之早,影响之大,而被誉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从古至今,对其阐释和研究者代不乏人。古代的文人学士大多采取经典阐释策略,对“志”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解释。在不同文化语境和时代气息下,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近代以来,“诗言志”的研究逐步成为重要的研究论题,研究视角也从单一的内涵诠释转向跨学科下的多角度探索。至今,“诗言志”的现代诗学价值仍不容忽视。
期刊
202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审理、裁判案件更加规范,但仍在行政协议本身性质、行政机关的救济途径等问题上存在争议。通过对2018-2020年的司法案例筛选,将402个案例以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为标准进行分类,聚焦行政机关救济途径的现状。对行政协议是否属于行政行为、是否适用双向性的合同纠纷审查方式及协议撤销权性质界定等方面展开分析,明确存在行政机
期刊
“诗言志”是贯穿我国整个文艺发展史的核心理念。在歌诗、赋诗、作诗等不同语境中,“诗言志”有不同的解释。在有关“诗言志”的探讨中,涉及到气、物、心、意、性、情、志等诸多概念,而性、情、志是理解“诗言志”的关键词,也是“诗言志”理论架构的基石。“性”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客观规定性”,是“情”和“志”的“底层代码”,具有绝对客观性与相对主观性。“情”和“志”则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思维活动,其中,“情”是主观
期刊
报纸
“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纲领性、根本性命题,其意涵在不断阐释中扩容。主导、主流性的“诗言志”阐说,将“诗言志”拆解为“诗”“言”“志”分别加以界说,但又归结于“志”,暴露了不可避免的缺陷和误区。将“诗言志”视为“诗”“言”“志”化约、交合而成的有机、混融性命题,进行诗言→志(意)、诗志→言、言志(志言)→诗的整体、统一性阐释,是认知“诗言志”命题的应然方式。
期刊
报纸
<正>~~
会议
知识图谱采用结构化方式存储实体信息与实体间的关系,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信息并加以利用。目前,知识图谱已在智能搜索、智慧问答等领域中取得巨大突破,但仍存在数据缺失及稀疏等问题,如何利用已有三元组,推理出潜在的事实三元组补充知识图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深度学习在众多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知识推理应用场景中,会导致知识推理过程变得不可解释,如何提升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并将其融入知识推理中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