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苜蓿养奶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来源 :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属高山荒漠系统,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因素毁草毁林垦荒,无休止地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黄河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不断撞击,过度放牧开垦索要的价值取向,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直到现在仍未能有效遏制。长期以来,人们以扩大耕种面积的方式来解决温饱.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西非有句谚语:在贫瘠的土地上产生贫困的人群,贫困的人群在制造贫瘠的土地。 本文提出了种牧草养奶牛是现代农业的主题,并探讨了种牧草养奶牛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以及建立首蓓/奶牛生产系统的现实。
其他文献
由育秧移栽稻改种水直播稻以后,病虫发生为害起了相应变化。系统监测表明主要表现为:二重(稻象甲、恶苗病)三轻(稻螟、灰飞虱、条纹叶枯病)二推迟(纵卷时螟、纹枯病)三不变(褐飞虱、穗颈瘟、稻曲病)。并以此提出了推广高产抗病品种、推广群体质量栽掊、改革化学防治策略、调整农药品种结构等一系列综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发生危害,达到了三增(增产、增收、增开敌)三减(减少农药用量、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成本)的显
在大田总施氮量相同条件下,设置基蘖肥与穗粒肥不同配比,首次对生育后期水稻的穗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及源库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强度随生育期变化、日变化及伤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种类和总量等均存在明显差异。穗颈节伤流不仅与根源活性有关,与叶源、鞘源及库容活性也有密切联系。合理的氮素配比有利于伤流强度、三源一库生理质量的提高。
在分析生物有机复合肥及生产工艺基础上,本着“配方决定工艺、工艺决定设备”的原则,研制开发了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设备。设备构成主要由有机物料处理系统,计算机配料系统,高效粉碎、混合、造粒、接种系统,低温干燥冷却系统,电子称量打包系统组成。整套设备具有占地面种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水稻种衣剂为水稻种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杂交稻种子汕优63人工接菌,再用水稻种衣剂包衣,苗期试验结果,对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和稻恶苗病(Gibberella fujkikuroi)相对防效达100℅。土壤接菌,种衣剂处理汕优63,对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稻菌病,相对防效为53.8℅,对稻苗猝倒病(Pythium spp.)相对防效为42.
包头市自2002年实施“奶业富民”工程以来,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回顾这五年的发展历程,既是奶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又是奶业困难起伏、充满挑战的五年。面对市场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不断调整思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使奶牛业基本步入健康、有序、稳定发展阶段。奶牛数量快速增加,到目前达到39.6万头,产奶总量由2001年的5.1万吨达到2007年135万吨,农牧民纯收入从奶牛业中获取的收入由56元增加到2
奶业是朝阳产业、希望产业。大力发展奶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发展奶业前景广阔。目前,奶牛养殖已由数量的盲目发展,进入理性增长时期,要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就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化奶牛场的实践证明,推行奶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是实现奶牛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的必由之路。规模化饲养可以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现代化管理于一体.能明显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针对山东省东
SARS、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就提醒人类,提高免疫能力才能有健康的生命,这使得牛奶中活性物质和功能乳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提高牛奶质量增加功能成为21世纪国际奶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牛奶中免疫活性蛋白的功能引起关注,乳腺内免疫活性蛋白的合成、修饰、转运与分泌的分子机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性控精液是继性控胚胎繁殖技术后的又一项最新繁殖技术,同时也是奶牛繁育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加快良种奶牛繁殖技术的有效措施。采用性控精液繁殖技术授配青年奶牛情期受胎率较高,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配种技术易掌握,便于推广于奶牛良种繁殖与生产应用,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快良种奶牛繁殖技术,提高性控精液配种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我们特制定了“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和“性控精液人
从NCBI上的Map Viewer数据库下载牛pIgR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序列(NW.174143),长度为3.2Kb,设计4对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对25头牛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并确定SNP位点,并用SNP Stream标签微列阵基因分型系统对189头牛进行基因分型,将其与牛奶中IgA和IgM的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因-3128、-3072、-2834、-2348和-515位发现了
在富植物油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研究有机硒对泌乳奶牛乳硒含量和血硒含量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相同,泌乳日龄、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均饲喂相同的TMR基础日粮,TMR基础日粮硒含量为O.33mg/kg,处理组另补充富硒酵母,源于富硒酵母的硒为0.78mg/kg DM,整个试验期56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富硒酵母后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常规和乳常规产量没有显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