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初探

来源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疾病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突出,发病增长较快,且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开展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06年公布的《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中不但明确了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基本概念,而且将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摆在重要位置,强调加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规范对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处置。笔者认为,脾肾亏虚与痰浊瘀血阻窍是 MCI的基本病机,前者为本,后者为标,其中脾虚为关键因素,往往由脾虚引发或加重肾虚,在此基础之上逐渐演变为呆症,因而,特别强调本病的健脾益气治疗。笔者认为健脾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补肾,在早期,尤其是MCI阶段,健脾的意义甚至要大于补肾。
其他文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伴随增龄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频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在上海地区,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4.2%和21%。为系统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规律,方便社区卫生干预,笔者所携课题组于2008年9月-2009年5月在所辖社区原发
会议
目的: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肪代谢以及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影响,探讨其对2 型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 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后大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酸味中药复方组,另设一部分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后将大鼠处死,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HE 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VG以及立春红/维
会议
目的:调查上海市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中医基本证侯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延吉社区45~74岁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2 228例人群,筛检出178例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中医基本证侯的调查。结果: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多见的中医证候是气虚证(30.90%)、食积证(17.42%)、气滞证(16.29%)和阳虚证(16.29%),病位以在肾(48.31%)和心(28.65%)为主。结论: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
会议
目的:探讨采用药物干预老年糖尿病餐后高甘油三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早期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脂肪餐试验确立的单纯餐后高甘油三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1例,予以苯扎贝特治疗3 个月,观察血清甘油三酯(TG)以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血管活性因子和颈动脉内中膜
会议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复方更年春(GNC)含药血清及复方主要单体成分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作用大鼠肾上腺嗜咯瘤细胞(PC12细胞)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中药复方更年春(GNC)含药血清,以MTT法观察GNC复方含药血清及复方主要单体白芍总苷、黄连素(小檗碱)、知母皂甙A-Ⅲ、淫羊霍甙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
会议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壁对各种炎症损伤的炎症增殖反应,这一反应以保护性反应开始,在反应过度时则发展为斑块。其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跨内皮迁移、内膜巨噬细胞聚集、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聚集等多个环节均依赖于粘附分子的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化学因子和细胞因子不断被检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炎症的观点被重新
会议
眩晕证是老年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65 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现代医学常因内耳眩晕症、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及某些脑部疾患引起;祖国医学常认为病因是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笔者认为在临床上血瘀证不
会议
祖国医药学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浩瀚的文献和精妙的制剂,充分显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古医籍《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理论,后世众多医家在此基础上将这一理念继承并发扬,贯穿于整个医疗临床
会议
目的:考察中汇糖脉康对2 型糖尿病前期(痰浊内蕴,痞满不畅证)患者临床症状、空腹及餐后2h 血糖、血脂的药理作用。方法:72例2 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汇糖脉康治疗组36例,二甲双胍对照组36例,疗程12 周,观察受试者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OGTT2H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会议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用药三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三组组间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