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论文撰写思考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九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撰写药物分析论文,特别是较高质量的论文,笔者从事多年药物分析工作,以我之见,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题目,特别是自己在实验中感兴趣的内容,及时将平日信息详细收集,为写论文准备好素材,一气呵成,要让人读后有回味、难忘的感觉,就算是比较成功的。本文研究指出无论哪一个药,不管是新药还是老药,都离不开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伴随一个药物研发、生产流通、上市全过程,不可想象,等把一个药搞成了,再去建立分析方法,而应当一切都是同步的,并不断完善。在众多的药物分析论文中,仍然是以应用性论文为主,理论研究是在实际应用上的拓展.药物分析论文,在提高药物质量、打击伪劣假药、药品快速检验、制定质量标准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广地龙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测定主要五种氨基酸含量,综合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笨柱前衍生化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分析柱(250mm × 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N,N-二甲基甲酰胺-0.025 mol·L-1醋酸钠(1:100,乙酸调Ph 6.0),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
目的:建立川贝枇把糖浆中薄荷脑的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ZB-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 ×0.32mm×0.25 μm)作为分析用色谱柱,柱温为160℃,高纯氮作载气,柱流速1mL·min-1,分流比为2:1;DAN168.50顶空进样器.顶空瓶加热温度为80℃.平衡30min;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结果:薄荷脑在1.6~32μg·mL-1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文以水—乙腈为流动相,用Zorbax SB-C18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MS)分析了农吉利提取液中5种黄酮化合物.通过正、负离子电离扫描的一级、二级质谱分析及其裂解过程分析,表明农吉利中含有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和金雀花苷(Trematin)。
目的:建立首乌丸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首乌丸中五种蒽醌类物质的含量。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Luna 3u C18(150mm × 2.00mm)柱,流动相:甲醇:5 mmol·L-1醋酸铵水(90:10,V/V),流速200mL·min-1,电喷雾型质谱检测器。结果: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
目的:制备高荧光稳定性的近红外CdHgTe荧光探针,并用于细胞和活体动物荧光标记。方法:在近红外CdHgTe量子点(QDs)合成体系申加入明胶分子,并应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S)、荧光光谱对生成的CdHgTe/明胶荧光纳米复合粒子进行表征.比较了复合粒子和CdHgTe QDs抗光漂白性能以及在酸性和内源性生物大分子溶液环境中荧光稳定性,考察了明胶、BSA、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等大分子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土茯芩药材中落新妇苷、黄杞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黄杞苷的含量.KromasilC-18柱(4.6 × 250mm,5μm),以乙腈-磷酸-水(20:0.025:80)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落新妇苷在0.233~1.846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n=8
目的: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益母口服液中盐酸水苏碱含量的方法,并与薄层扫描法比较。方法:以KromasilC18(5μpm,250 mm×4.6 mm)为色谱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8:82,pH 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15 nm,以外标法进行检测.结果:盐酸水苏碱含量在1.05~26.25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目的: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遗传算法(GA-PLS)探索中药金银花的近红外指纹图谱与其抑菌活性的相关性,将波长选择后的特征波长用于计算近红外光谱相似度,进而研究该相似度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47个不同产地批次金银花样品的抑菌活性.并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使用PLS法建立两个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分别预测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利用GA算法共提
目的:建立测定口服补液盐Ⅱ中钾含量的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方法:通过考察消电离剂氯化锶的作用及加入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口服补液盐Ⅱ中的钾含量。结果:钾在0 mg·L-1~1.3 mg·L-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相关系数为0.9987(n=4),特征浓度为0.013 mg·L-1,检出限(3σ)为0.0012 mg·L-1,回收率在97.8[%]~101.7[%]之间,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作为一种高效的光学”分子尺”,在生物医学、免疫分析、核酸检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FRET在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简述FRET的原理及用于定量分析的特点,并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