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外段椎动脉发育不良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相关性初探

来源 :中国脑卒中大会2016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CD对FTP诊断的可行性探讨颅外段椎动脉(VA)及颈总动脉管径(CCA)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无血管狭窄及闭塞引起前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颈动脉超声结果。观察记录以下数据: (1)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存在例数及具体侧别;(2)颅外段椎动脉(VA)及颈总动脉远段管径(CCA),比较两侧是否有差别;(3)椎动脉纤细(VAx)例数;(4)计算颈总动脉远段管径和(CCAz)与椎动脉管径和(VAz),然后用左侧颈总动脉远段管径(CCAl)、右侧颈总动脉远段管径(CCAr)及CCAz分别与左侧椎动脉管径(VAl)、右侧椎动脉管径(VAr)及椎动脉管径和(Vz)相比,得出比值;统计上述个单独指标(CCAl、CCAr、CCAz、VAl、VAr、VAz)及各比值(CCAl/VAl、CCAl/VAr、CCAl/VAz、CCAr/VAl、CCAr/VAr、CCAr/VAz、CCAz/VAl、CCAz/VAr、CCAz/VAz、)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相关性;(5)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为诊断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各指标诊断FTP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寻找最佳诊断(或提示)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颅内多发占位术后卒中病例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与处理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10-2014.8间我院诊治颅内多发占位术后卒中5例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均53.8岁.术前头痛3例,有恶心呕吐者2例,余无其他阳性体征.影像为多发颅内占位,4例有瘤周水中,1例有侧脑室受压,但无中线偏移,2例有幕上脑积水.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术式选择和适应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粘连情况综合分析,选择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pCEA)支架取出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eCEA)支架取出术或颈动脉局段切除+人工血管间置术(CEGI)
目的:通过分析术前10例疑似颅内动静脉畸形性脑出血的危重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手术处理、术后管理等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7-2015.7诊治的10例术前疑似颅内动静脉畸形致脑出血且因病情危重无法于术前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诊的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术后处理及预后情况.
目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临床发病特点及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通过我科去年一年来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经过,总结其临床发病特点。结果:3例患者均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脑梗塞时需排除主动脉夹层。
目的:探讨进展性分水岭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PCWI)伴有责任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进展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3例在确诊PCWI 1周内进展期行责任颈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其中18例病人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5例病人为颈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病人采用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颈内动脉闭塞的病人采
会议
急性缺血性卒中如今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常见原因,静脉溶栓对大血管闭塞尤其是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再通率低,治疗效果有限。血管内机械再通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现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和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际上大型的多中心血管内机械再通试验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296例分别采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扩大翼点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最高收缩压、出血量、中线移位程度、是否破入脑室、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因素及术后1月GOS评分,分析上述因素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目的:回顾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过DSA证实无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治疗与预后。结果:21例PNSH患者有2例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均为Ⅰ~Ⅲ级,头颅CT Fisher分级2-3级。一例脑血管痉挛,无脑积水与再出血,预后较好。
目的:统计偏瘫患者躯干的异常姿势,揭示躯干姿势异常的关键环节,并找到姿势异常与运动功能、平衡、姿势评估量表之间有无固定关系,从而指导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也有助于临床诊断、效果评价、机制研究等。方法:对30名偏瘫患者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摄影,并对头部、肩部、髋关节在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倾斜角度测量,以及各部位对称肢体长度差异测量,并对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姿势、运动量表进行评估,进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