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对镁合金微氧化膜性能影响

来源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8g/L的碱性硅酸钠溶液中,加入7.5g/L的环保无毒植酸,研究它对镁合金氧化膜表面形貌、成分、颜色、厚度以及耐蚀性影响。加入植酸后,氧化膜孔的直径范围由1~5 μm增加到1~8 μm,但氧化膜表面单位面积孔的个数由0.05个/μm2减少到0.02个/μm2.植酸参与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并使氧化膜颜色随着植酸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加深.植酸使氧化膜的厚度由11μm增加到16μm.浸泡实验表明,植酸可进一步提高氧化膜耐蚀性,产生第一个腐蚀点时间由24h延长到50h.
其他文献
总结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逃避机制以及主要的免疫治疗手段,如抗体偶联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等,并对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教学是其神圣责任和基本要求。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思政课教学要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要认识到高校思政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中华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优势,让思政课成为铸
本文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底物,进行了脂肪酶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研究,考察了酶活性与pH 值的关系,探讨了酶粉pH 记忆和有机相酸碱性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6—7 时脂肪酶的水解活力最高,pH=6—6.5 时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转化环十五内酯的转化率最高,添加有机酸碱对内酯化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在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已知的腈水合酶基因簇序列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成功地调取了诺卡氏菌腈水合酶基因簇。序列分析表明:诺卡氏菌腈水合酶基因簇序列与红球菌J1 的基因簇序列相比,两者5,和3,端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0﹪以上,但中间的序列同源性却较低,不到40﹪。整个序列共找到六个阅读框,分别是nhhC,nhhD,nhhE,nhhB,nhhA,nhhG,分别编码腈水合酶调节子1,调节子2,未知蛋白,腈水
建立一种能代替多孔板培养法的新原代肝细胞模型,即胶原凝胶培养法,以用于药物肝毒性研究。实验比较两种不同培养方式的肝细胞对醋氨酚(典型肝毒性药物)的敏感程度,初步评价胶原凝胶包埋培养细胞用于药物肝毒性研究的可行性。实验方法:将分离得到的Sprague-Dawley 大鼠肝细胞接种在24孔板贴壁培养或者包埋于终浓度为1.5 g/L 的I 型胶原中进行体外培养。以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肝细胞
体外培养的CD34+细胞其生理功能是否发生改变,是干细胞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NOD/SCID 小鼠体内造血重建实验是目前评价造血干细胞生理功能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本实验采用FL+TPO+ SCF+IL-3+IL-6、SCF+IL-3+IL-6 两种细胞因子组合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7 天后收集CD34+细胞,并以不同剂量分别植入经半致死剂量放射照射的NOD/SCID 小鼠中,饲养6 周后,通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文化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文本指出,新时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应从四个维度实施:一是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西部民族地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基础;二是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增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ML初诊患者132例,检测骨髓液及外周血中标本MIF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及不同疗效AML患者MIF表达水平。比较不同MIF表达水平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分析AML患者MIF表达水平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及抗原类型的AML患者骨髓液和外周血中MIF表达水平比较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短效避孕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人工流产术中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术后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开始短效避孕药口服。比较2组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宫腔粘连发生率、治疗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及不良反应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众多,铸牢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五个方面的培育路径: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知;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念;智力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强化舆论监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消解外部威胁;科学运用新媒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