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流中小扰动波与导叶相互干涉的三维数值计算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ren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求解三维线化欧拉方程,研究了在包含无粘、可压缩旋转流的管道中小扰动波与无载荷环型叶栅相互干扰的现象。采用正则模态分析方法把入射波分解为近似音速及近似对流的扰动,指出扰动波不能任意给定,其中涡成分需由计算域求出。为减少频散和耗散误差,采用优化的紧致差分格式对空间导数进行离散,积分函数的求解采用经典的四阶Runge-Kutta 法。首先通过一个标准问题的计算,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最后给出了不同影响条件下的声学及气动结果,用于探讨旋流对流道中声模态及叶片上气动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具有前掠叶片的涡轮低压导向叶栅的风洞实验中,测量了静压系数在不同叶高沿叶型的分布。根据静压分布的测量值,通过求解Falkner-Skan 方程,获得不同来流马赫数下叶片边界层内沿流向的速度、压力、密度等参数。然后,将以上结果作为边界层的平均流动值,结合数值离散化的正交曲线坐标系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对边界层流动的稳定性进行特征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选用的实验叶栅由于应用了前掠叶片
鉴于不同类型压气机的叶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为建立统一的认识规律,在第一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跨音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在设计间隙、不同流量工况下叶顶泄漏流非定常流动特征。结果显示设计间隙下,该转子在大部分工况下都出现非定常波动现象。本文观察到的非定常波动现象主要存在于叶顶,是由叶顶泄漏流自激非定常性引起,与激波及波涡干涉关系不明显。针对设计间隙下近失速工况,分
针对某高亚音速压气机转子,首先利用三角函数造型法完成了非轴对称轮毂端壁造型,然后对带非轴对称端壁结构的轴流压气机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详细探讨了非轴对称端壁结构对压气机气动性能和内部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轴对称轮毂端壁结构的采用能够改善轮毂端壁附近载荷分布,有效地降低叶片通道的二次流流动,从而提高轴流压气机的效率和压比。
本文数值研究了燃气轮机动叶叶顶凹槽不同肩壁厚度对叶顶间隙泄漏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数值方法采用时间推进法求解定常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ω . k 两方程模型。通过对计算所得的不同叶顶间隙条件下平顶叶栅的换热系数分布与试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数值分析了凹槽叶顶不同肩壁厚度时的动叶顶部间隙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肩壁厚度从1.00mm增大到2.50mm
应用非线性PSE 方法,开发了有效预测、分析和评价边界层稳定性的数值求解程序。针对某型超临界蒸汽轮机调节级导叶栅,研究了扰动频率对叶栅流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来流扰动频率变化时,扰动会对叶栅边界层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此时存在一个最大扰动频率,在这一频率下流动最容易发生转捩。最大扰动频率受边界层厚度雷诺数的直接影响,其数值沿着流向逐渐减小,即叶片入口流动对高频扰动敏感,叶片出口流动对低频扰动
进口畸变是轴流压气机实际运行当中诱发流动失稳的重要因素。对航空发动机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抗畸变能力一直是航空工业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采用叶顶微喷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旋转畸变条件下轴流压气机的失稳裕度,并对其扩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实施叶顶微喷气后,临近失速时,压气机顶部分离团受到抑制,从而改善了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场,实现扩稳目的。
基于控制理论的气动优化方法的计算量与设计变量无关,可快速精确的完成控制变量的灵敏度分析。本文以出口熵增最小为目标函数,详细推导了二维N-S 方程伴随系统的偏微分方程组及其相应的边界条件和敏感性导数的表达式。以拟牛顿算法为优化求解器,利用CFD 方法求解流动变量,采用时间推进方法求解伴随方程,建立了基于粘性伴随方法和N-S 方程的二维叶栅气动优化设计算法。
利用圆柱绕流尾迹模拟上游叶片尾迹的方法,在平面涡轮叶栅上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上游尾迹与叶栅通道内二次流相互作用,初步讨论了尾迹与二次流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而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机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二次流的强度、减小二次流损失,提高涡轮的效率。
在指出了单元火电机组中锅炉主蒸汽流量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轮机压力反馈控制对锅炉主蒸汽流量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的线性化作用。在大范围变工况情况下,采用汽压反馈调节时锅炉主蒸汽流量特性具有良好的全局性能一致性。这对用线性系统理论分析火电机组机炉特性和设计单元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基于系统的平衡流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度定义方法,并应用于单元机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中,定量分析了单元机组对象的非线性特性及其主要参数摄动对基于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的单元机组非线性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度分析方法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