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早期地壳、岩石圈厚度--来自构造-热演化模拟的证据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湾盆地为新生代裂陷盆地,是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减薄的中心区域.本文选取分别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黄骅、冀中坳陷的三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模拟方法是由二维非瞬时多期拉张模型[1]改进而来,其初始地壳及初始岩石圈厚度是可变的.考虑到软流圈的热传导及热对流效应,模拟中取其等效热传导率为10Wm-1K-1.拉张前,给定初始岩石圈、地壳厚度及初始温度场.拉张系数是通过将计算得到的构造沉降量与实际构造沉降量拟合得到的.模拟结果显示,渤中、黄骅、冀中坳陷新生代早期岩石圈厚度分别为105, 105, 110km,地壳厚度分别为36, 36, 37km。据前人研究,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岩石圈于100Ma时减薄到最小值65km左右,那么,晚白垩世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重要的增生期。新生代期间,渤海湾盆地经历了第二次岩石圈减薄,并于24.6Ma减薄到最小值68-77km,之后岩石圈总体上是增厚的,达到现今的80-1OOkm。也就是说,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经历了早白坐世及古近纪两次减薄,和晚白坐世及晚新生代两次增厚。此外,华北东部中生代早期地壳厚度为40-45km,那么,中生代期问渤海湾盆地地壳厚度仅减薄了3-9km,可以得到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拉张系数仅1.08-1.25,而中生代期间其岩石圈厚度减薄了85-1OOkm,可见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的拉张并不足以带来如此大的岩石圈减薄,热-化学侵蚀模式可能是造成中生代岩石圈巨量减薄的主要机制。然而,根据模拟得到的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拉张系数计算可得,新生代期问渤海湾盆地地壳厚度减薄量达12-22km,其经历了较强的拉张,新生代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的减薄主要由拉张作用主导。
其他文献
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地力、品种、管理措施等条件外,生长期间的气象条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山东省惠民县气象局1988-2007年(抗虫棉1998-2007年,常规棉1988-1997年)观测的资料,对温度和降水影响棉花早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5-7月平均气温和秋桃数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即5-7月平均气温越高,秋桃数越少,棉花早衰严重;6月中旬到7月中旬降水偏少,干旱易形成老小苗,棉花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5个重点沿海蝗区1983~2008年东亚飞蝗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分别对飞蝗发生期、发生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并组建回归预测模型。研究分析表明,在影响飞蝗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中,降水是影响东亚飞蝗发生数量变动及发生地的关键因素,在发生期预测中,东亚飞蝗出土始期和出土盛期均与9月和2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出土盛期与3月降水量相关不显著;在发生量预测中,东亚飞蝗发生密度
利用柳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其他天气资料,分析2009年7月1-5日柳州暴洪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于高空槽、低涡切变线和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通过分析天气雷达资料,得出监测预警致洪暴雨的参考结论: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表现为积层云混合回波,强回波带位于低层辐合区附近,导致此强降水带上不断有中-γ尺度雷暴单体生消并有序经过同一区域,因“列车效应”造成该地的强降水:平均径向速度上出现了逆风区,对应
利用秦皇岛多普勒雷达的VWP、ET产品及MICAPS资料,对2008年7月29日06-10时雷雨过程中,雷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属海岸带突发性对流天气,500hPa低槽、850hPa弱切变、渤海偏东风的水汽输送及本区域上空层结不稳定在其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从6-8时出现第一次雷雨峰值时,高空风发生显著变化的层次与“ND”转为非“ND”的区域相对应,9-10时出现第二次雷雨峰值时
在地面观测工作中,要求值班员连续监视天气演变情况,经常巡视检查仪器设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观测记录的疑误现象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某些客观或主观原因,记录出现疑误情况仍有可能发生,尤其是蒸发、地温等变化大又无自记比较的项目更是时有发生。本文就如何理解和界定观测规范中的疑误记录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观测工作中出现疑误记录是一种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既不能否定它,也不能夸大它,而应实事求是地按规范处理。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卫星、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7日傍晚~30日夜间发生在冀南地区的灾害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河套低涡的相对稳定是造成连续性降雨的主要因素,副高边缘的偏南风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冀南上空的风速辐合使得水汽和热量在暴雨区上空汇聚,西来冷空气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地面辐合切变线的存在,是不断北上的对流云团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条件
关于海原断裂带的滑动速率研究,地质学方法确定的数千年跨度内平均滑动速率与大地测量学方法确定的数十年尺度内滑动速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性研究,后者优势更加凸显。选取位于海原断裂带附近共98个GPS点数据。在划分块体时不同于以往大尺度块体,而是选择以儿条主要的的活动断裂为边界,围陷成4个活动块体,其中甘肃块体以祁连一海原断裂带、六盘山断裂、日月山断裂和礼县一罗家堡断裂作为其边界,祁连块
重力均衡理论被认为是大地构造中的一个基本准则.本文从重力均衡作用的角度出发,探讨新生代沉积作用对环青藏高原大型盆地现今海拔高度产生的影响,并对柴达木盆地的古高程进行标定.柴达木盆地岩石圈结构自新生代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与周缘山系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又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拉分盆地不同.理论分析显示,由新生代沉积引起的重力均衡调整,是环青藏高原大型盆地海拔抬升的主要来源,这与周缘山系由地壳缩短
造山带地壳岩石圈伸展构造十分常见。本文以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构造为例,探讨形成复杂拉仲线理的区域流变场特征。本次工作以北大别西部的野外组构为约束,应用与Jiang and Bentley和Jiang相似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对北大别岩石圈伸展构造开展岩石流变学和应变几何学研究。在此之前,首先对北大别区域开展构造几何学和变形年代学分析,排除岩石圈伸展变形之后的守窿抬升的影响,恢复北大别中-下地壳岩石圈伸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一条俯冲-碰撞型造山带,在我国大地构造演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该造山带中诸多重要科学问题,尤其是北秦岭的构造属性、俯冲-碰撞时限以及俯冲前块体性质等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签于此,在对北秦岭松树沟和洋淇沟地区的长英质片麻岩、石榴石斜长角闪岩和脉状产出的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锆石CL图像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分选的锆石进行了SIMS微区年代学和氧同位素分析,以及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