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史学界有关数字史学的探讨

来源 :2018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三国志》以“志”为名,同时受到了《尚书》《汉书》的影响,更是继承了《汉书》中“志”作为总结性文体的学术传统。陈寿以此昭示,即便不能叙述大一统王朝的整体历史情况,也要保证各个区域的历史叙述的完整性。可以推测陈寿心中,有着超越王沈《魏书》、韦昭《吴书》和王崇《蜀书》的宏大构想和野心。《三国志》的出现,也为其他区域史的历史书写提供了范本。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比对西方来看待中国历史与史学问题,是中国史学近代转型接受西方学术框架所带来的一种学术视域。宋代和作为西方史学近代化起源的文艺复兴一样出现了历史观与史学方法的革新以及社会化趋向,是中国史学“近世化”的开端,也是接触西方之前原生性的史学近代化阶段。由此,也可看到中西史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致性。
藉由对明清安庆方志中“孝”人物传记文本的解读,可分析明清时期“孝”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对方志“孝”文本书写的影响,而方志“孝”文本又是如何通过书写构建符合相应时代需要的“孝”人物形象。明清安庆方志中出现大量有关“割肉疗亲”的记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安庆地区“割肉疗亲”之风炽盛的记录,更是反映了明清方志书写者对于“割肉疗亲”的认可和推崇。清代安庆方志则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割肉疗亲
会议
在民国与伪满在《清实录》领域展开学术竞争的背景下,谷霁光对清朝末帝实录《宣统政纪》进行了文本校勘、编纂纠谬和主题批评,表现为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递进。他对《政纪》文本的校勘,客观精准,对该书编纂的批评,言之有据,对其主题偏失的批评,也令人叹服。然而,上述三个方面的学术研究,实蕴含谷霁光对伪满借《政纪》以操弄政治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在研究校勘、编纂和主题三个问题时逐级升温。在民国与伪满竞争激烈之时
书院教育与学术思潮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清代理学、朴学两大主要学术思潮的影响下,清代书院历史教育分别呈现出不同倾向。讲求理学的书院坚持以程端礼“分年读书法”指导历史教育,讲求朴学的书院则以“考信史实”为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