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深度开发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205205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能够被利用的景观及景观资源,对无论是乡村居民或市民都能够产生吸引力,并满足旅游需求的乡村事物、事件、过程、活动、人物、乡村文化、乡村民俗、口头传说、民间艺术、乡土教育等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品味、地方性组合特征和乡村居民的友善好客等居民态度构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更新条件等成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条件。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是对其进行分类、评价和开发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西安市200个乡村旅游资源点的深入调查和系统分类,提出了基于资源分析和评价西安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并探讨了其深度开发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休闲农业为例,试图通过在闽发展休闲农业条件评析,提出台商在闽开发休闲农业可行性及两岸休闲农业合作的必要途径。海峡西岸有望成为台商开发休闲农业的热土,休闲农业能成为闽台全国重点旅游圈中最容易上手开发、最具地域特色的精品和品牌。
本文介绍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类型与发展特点和动因,有农业内部的阶段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以及当局重视等综合因素。提出建设富丽农村、发展“三生”农业,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促进社会生态化发展,是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和生命力之所在。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过程、特色农业产品、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复合型产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成为观光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本文结合观光农业的特点及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3S的观光农业信息系统的技术框架。其中作为核心的GIS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主要涉及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和专家系统等
本文分析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北京乡村旅游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投资驱动、产业组织、市场环境、产品开发和客源开发等方面。提出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对策:1.建设乡村旅游投资服务平台,以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进入乡村旅游领域,促进开发商向大规模、片区式的乡村旅游项目投资。2.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和联动发展模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组织化程度,合理规划产业升级的空间布局,推广新业态,发
近年来,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而蓬勃发展,而与之对应的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实践,无法实现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和服务的对象,旅游者的结构与行为特征极大地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旅游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加强对游客客源结构的分析。才能有利于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经营。本研究以杭州桐庐“蜂之语蜜蜂王国生态园”为研究载体,对主题型
依据《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业”是指“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金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检视先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政府在推动休闲农业政策之时,应同步采取积极对策,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就政策方向及乡村旅游业者经营方向分别说明。
本文论述了甘肃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与机遇,分析甘肃省的经济条件与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从自然、农业、民俗三个方面探讨甘肃省乡村旅游的资源构成和分布特色,提出对甘肃省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和建议,应依托中心城市(如兰州)和著名旅游胜地(如敦煌)。政府主导是乡村旅游业发展初期获得成功的关键。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按“内生式发展理论”发展乡村旅游业,将乡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考虑城乡两个市场,配备既能满足城市游客
蓟县地处天津最北部,紧邻京津,处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腹地,交通便捷,地理区位条件非常优越,是华北地区典型的由平原向山区过渡的区域。本文通过对蓟县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发现旅游资源开发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提出蓟县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发展定位与战略选择,要坚持以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开发,把乡村旅游与旅游专业村、生态村、小康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制定建设规划,完善引导和扶持政策,实施一批
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文化积淀深厚而影响深远,土地辽阔而包含有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民族众多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判断乡村旅游的市场价值,本文立足“品牌价值”基本内涵,探讨了乡村旅游品牌价值的评估方法。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简单且结果直观、清晰,通过品牌价值评估,不仅可以确定目标市场的开发潜力,还才以界定不同目标
乡村旅游以其接近自然的本性,可亲可敬的形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市民的青睐,市场的需要使得乡村旅游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本文通过对河北乡村旅游的调查发现,乡村旅游地总体重游率不足10%,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容乐观,很多游客对乡村旅游都是抱憾而归。对乡村旅游的总体印象停留在无特色、低水平、图有“乡村”其名上。本文认为,很多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短寿”现象,源于背后的一个深刻问题,那就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