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便秘的非药物治疗

来源 :全国第二届便秘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新概念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秘是困扰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病,证见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包括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干燥和患者主观排便困难。本文介绍了药粥(羹)、揉腹和缩肛等老年性便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掌侧接骨板远端螺钉撬拨复位、固定背侧移位骨块,避免因钢板固定于背侧而产生的伸肌腱激惹或损伤。方法:患者18例,桡骨远端骨折背侧移位,A2.2型:6例:A3.2型5例;B2.3型:2例;C1.3型3例;C2.2型2例。通过掌侧切口,先将斜T型接骨板远端螺钉置入远端骨块,再利用接骨板的预弯进行骨块复位,待角度和长度都恢复解剖后,固定近端螺钉,C型臂透视满意后,关闭切口。结果:术后患者均进行了
目的:探讨ICU在震后医疗救援中的作用。方法:回顾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随上海ICU专业医疗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ICU开展医疗救援工作,总结26例危重伤员的救治经验,分析ICU及ICU医师在灾难医疗救助中的作用。结果:医疗队员充分依托当地医院,团结协作,26名患者无一死亡,仅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理障碍,经治疗恢复。结论:灾后医疗救援离不开多科协作,ICU在挤压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起到至关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3例严重创伤患者分成对照组(16例)和血必净治疗组(1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救治,血必净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并采用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当时、伤后第3d和第5d等3个时间点的外周血CD4+亚群、CD8+亚群的百分率及两者比值CD4+/CD8+
目的:探讨创伤性肾出血急诊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急诊创伤性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行血管造影,选用不同栓塞材料闭塞出血动脉,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结果:17例都经1次栓塞成功,肾出血停止,血尿消失。无1例发生栓塞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急性创伤性肾出血,具有创伤少、止血快、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做好各项护理是确保栓塞治疗顺利
目的:研究通便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经口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肠蠕动抑制模型和小鼠便秘模型,观察通便胶囊对模型小鼠的肠蠕动能力和小鼠排便情况的影响。结果:通便胶囊0.3g/kg、0.6g/kg、0.9g/kg三个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
便秘发病率逐渐增高,其诊治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和国内相继开展了结肠传输试验(colon transit test,CTT)、排粪造影(defecography)等检查,为诊疗便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本文采用少量钡餐法行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结合钡灌肠结直肠造影及排粪造影等检查结果,将便秘分型后,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有慢传输因素存在的便秘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合并盆底疝、直肠粘膜内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20例慢传输型便秘合并盆底疝、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90%)经腹结肠次全切除、盆底修补、功能性直肠悬吊(女性加行子宫悬吊)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排便,各种不适症状消失。2例(10%)行经腹乙状结肠部分切除、盆底修补、功能性直肠悬吊患者,肛门坠胀等不适症
为观察润燥便舒丸结合耳穴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近期、远期疗效,将8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服用我院自行研制的润燥便舒丸加耳穴按摩及下腹部按摩;对照组35例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或四磨汤口服液,2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亚甲蓝其有较强的神经亲和性,可直接阻滞神经纤维疼痛传导,且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继续氧化,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和电位,从而影响其兴奋性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同时可逆性的损害神经髓质,被损害的神经髓质修复需要1个月左右,之后感觉可恢复正常,故亚甲蓝能长效止痛。本文观察亚甲蓝混合液用于缓解高位肛瘘术后疼痛180例的治疗,其疗效满意。
本文介绍了一例两次肛周脓肿术后两次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探讨了治疗方法,提出了预后的防范措施,浅谈了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