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光降解含酚废水催化剂LaCOO3的制备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21050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柠檬酸-硝酸盐爆炸法制备了两种催化剂La-Co-O体系和La-Ce-Co-O体系.用X射线衍射仪和比表面测定仪对粉末的结构、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硝酸盐爆炸法制备La-Co-O体系的样品为单一钙钛矿相,La-Ce-Co-O体系的样品为钙钛矿相和CoO2相的混合相,两种体系样品平均粒径分别为22.6 nm和85.6 nm,比表面积分别为23.9 m2/g、11.4 m2/g.
其他文献
本论文回顾了污泥处理的发展历史,特别指出当前常用工艺存在的问题.随后引入污泥减量化的概念,概述了两种典型的减量化工艺——生物法和物理化学—生物法.最后分别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多级串联接触曝气反应器、臭氧氧化-生物法、超声波分解-生物法机械破碎-生物法和其他工艺.
本文研究了20~30 ℃条件下ABR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经历了169天5个阶段的启动实验,进水COD容积负荷达到4.38 kgCOD/m3·d,出水的各项指标(COD、VFA、pH)达到要求;形成了大量的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尺度介于2~3.8 mm之间,沉降速度大于20 m/h,MLVSS/MLSS值均大于65﹪;但各格室厌氧污泥的SVI值差异较大.显微分析表明,不同格室内呈现出种群配合良好的厌氧
介绍了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工艺特点.研究不同的阶段时间设置以及污泥回流比下工艺的脱氮除磷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周期为10 h、16 h,对应的污泥回流比为30﹪、55﹪时,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80﹪、85﹪、74﹪、85﹪以上.建立反应池的污泥分布模型,得出污泥理论分布规律,提出工艺后期改进点.
本文研究了不同pH、铁粉投加量和染料初始浓度条件下零价铁对染料活性艳红X-3B脱色的动力学.零价铁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反应开始时符合准一级反应,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偏离准一级反应.通过引入衰减系数kd来表征零价铁活性表面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钝化失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由实验数据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衰减系数kd和零价铁与染料的反应动力学常数K.结果表明:衰减系数kd随着pH和铁粉投加量的
本文运用表面络合的原理和模式,研究了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黄河干流沉积物的表面特征.根据酸碱滴定实验求得沉积物样品的零电点PH(PZC),表面质子电荷密度σH及总吸附位Ns,运用恒定容量模式求定了样品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研究表明,应用恒定容量模式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特征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吻合实验数据.
考察聚合氯化铝、壳聚糖以及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的调理作用,试验表明它们都有助于改善活性污泥的脱水,通过进一步比较污泥比阻的变化和观察试验中的矾花生成现象,表明三种絮凝剂在相同投加量时,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在污泥调理中效果明显,污泥比阻最先达到低点3×1012 m·kg-1,而且有助于减少金属污泥的生成,是较佳的污泥脱水调理剂.
以系统的形态分析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上浮水、悬浮物中砷的总量及形态分布特征,评价了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水和悬浮物中砷总含量出现了较一致的沿河变化趋势,说明水中砷主要是泥沙所携带的砷,水中含砷量的高低取决于水中悬浮物,即泥沙含量.悬浮物中砷以Ca-As为主,O-As次之,其它三种形态砷含量均很低,与黄土中各形态砷含量较接近,进一步说明了黄河水体中的砷主要来源于自然界.黄
在春季低温条件下,利用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炭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比较两者的性能,探讨低成本处理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好氧颗粒污泥是近几年发现的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颗粒,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较高的容积负荷和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本试验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影响其颗粒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从呼和浩特市辛辛板污水处理厂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絮凝能力的菌株DZ1,并检验其生长过程中pH、生长曲线和絮凝能力以及传代后的DZ1的絮凝能力的变化,以大肠杆菌作参比,得出菌絮凝能力与生长量成正相关.通过实验确定DZ1产生最佳絮凝效果的培养条件为:pH值为8.2,培养温度为30 ℃,通气量(以摇床转速表示)为180 r/min,培养1.5天,最高絮凝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