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黑石礁海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来源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黑石礁海域的现场调查和社会调研数据,运用海洋生态经济理论,分析计算了该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黑石礁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约为7737.8万元.其中生物产品生产价值约688.9万元,固碳释氧价值约4118.9万元,生物多样性价值约525万元,水质净化价值约155万元,人文价值约2250万元.此评估值可作为海域主管部门海域管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了解水产动物临床药物体内过程,通过高相液相色谱法和超滤法研究了双氟沙星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异育银鲫和健康异育银鲫体内药代动力学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并研究了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总药物浓度与游离药物浓度关系。实验结果: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和健康组鱼血浆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DIF在感染组鱼中的吸收慢于健康组,表观分布容积和曲线下面积大于健康组,消除慢于健康组。感染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在各时间点都明
用多元统计方法首次分析了长江口水域鱼类群聚格局。以底拖网为采样工具在长江口30个站位进行了季度调查(2010年春季-2011年冬季)。结果显示总共有28科62种鱼类出现。无论是物种数目还是丰度,海洋洄游鱼类和河口性鱼类的比重均最高。同时,海洋鱼类种类数目与北半球温带河口类似,所占比例较高,而长江口河口性鱼类的种类数目较高却与能够终生生活史在河口完成的鱼类种类数目较少结论相反。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显示
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兴凯湖外来大银鱼生活史进行了周年逐月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兴凯湖外来大银鱼为一年生鱼类,繁殖后死亡,未发现2年生个体;大银鱼的繁殖季节在12月至翌年5月,繁殖高峰期在1月.大银鱼雌性繁殖群体体长范围为88mm-225mm,体重范围为2.28-39.88g;绝对繁殖力范围1153-36705粒;相对繁殖力范围317-1568粒/g.自7月始至翌年1月大银鱼种群体长分布逐渐
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按季度对养殖湖泊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纵向比较,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98种,隶属于7门54属.优势种类包括二角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卵
"公司+渔业"经营模式是我国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最普遍形式之一,以此为基础成立的合作社对于缓解小渔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渔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外生性合作组织,"公司+渔户"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公司与渔户利益的冲突和行为的有限理性导致了双方合作行为的复杂性,而产业的高风险特征又加深了这种复杂性,使合作社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本文提出一套适合于渔业资源水生植被功能型分类体系,并利用时间序列多光谱遥感图像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制图。首先根据植物及其生理学、形态学、物候等特征参数,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发展水生植被功能型分类体系;然后根据这套体系,获取由32米分辨率的北京一号小卫星提取各类型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和时间序列植被-水分指数,并以鄱阳湖为例,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开展植被功能型空间分布遥感制图。
于2006-2010年的每年春季,在海南沿海选取四个典型的港口,每个海湾每次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成体30只,用气象色谱法测定其中六六六HCHs(包括α-,β-,γ-,δ-HCH)含量.结果显示,2006-2010年近江牡蛎体中HCHs平均含量是0.17ng·g-1(湿重),与1985海南省软体动物体内的六六六残留量相比,二十多年间,浓度降低了39倍.海南沿海的近
根据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重构热带印度洋各月平均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数据,本文绘制了月平均温跃层特征参数和月平均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热带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和温跃层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鳍金枪鱼中心渔场分布和温跃层季节性变化有关.在东北季风期间,高值CPUE渔区的温跃层上界深度的范围为30m~40m,超过70m的渔区CPUE
2010年6月~2011年6月份,对位于长江中游流域的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水库太湖新银鱼产卵期为1~5月份(春群)和9~10月份(秋群);其中该水库太湖新银鱼春季繁殖群体的标准体长(65.79±6.05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342粒)和成熟卵径(0.62±0.05 mm)均高于秋季繁殖群体的(55.04±3.18 mm; 11.
2010年9月-2011年4月于江苏省吕泗每月采集葛氏长臂虾样品,对南黄海野生葛氏长臂虾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测定葛氏长臂虾的体长、体重、性别比例、抱卵率、生殖力及发育周期等生物学特征.长江口葛氏长臂虾群体在3、4月份普遍较大,主要分布于50.0-60.0mm间,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有显著差异(F=1.415,P<0.05).雌雄性别比例在3月显著增大,性腺发育可以分为4个时期,9-11月处于未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