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法式新意--本土文化回归

来源 :第二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anfe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以它特有的使命登上历史舞台,而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更应体现本土化,与中国文脉相适应,探索文化的回归,在发展现代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关注对人性的关怀。本文借鉴法式的词义,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赋予了它“法式新意”强调公众的参与性,不再是皇家的或是某个人的专属需要,而是体现自然主义、本土文化、生态化、绿色化的新法式。
其他文献
佛教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介绍了中国式佛教建筑的格局源自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格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讲究中轴的绝对对称,强调大殿的中心位置,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形成了中国佛寺建筑的独特风格,成为佛寺建筑格局的主流。
本文通过对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建筑的研究,分析Art Deco风格对上海近代建筑所产生的影响,指出Art Deco风格在上海的复苏不仅仅是建筑范畴的一个现象,也是极有意义的一个文化现象。
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正被赋予新的意义,如何建立环境艺术设计自身的语境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运作的概念,借此对环境艺术设计及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提供若干新思路。
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景观的隐喻是通过场所特征传递给人的。场所是人和环境情感交流的空间;是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场所。场所的隐喻也是人通过认识、解读环境本身,显示出的精神和心理、情感态度等认知关系。文章着眼场所的隐喻这个角度上,通过剖析场所的隐喻特征和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来发现与启示新的时代背景下环境景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景观桥及其周边环境关系问题展开讨论,将其看作城市空间中一个有机完整的基本元素,探索城市景观桥及其周边环境保护控制之间的适宜性途径。分别从功能、环境、美学三方面对城市景观中的桥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上海五角场立交桥与其周边环境分析,从而突出论述了城市景观桥的美学规律以及人的视觉特性。
现代社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问题,诗意的景观难以再现,景观设计作为协调人地关系的一种手段,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由海德格尔的诗展开论述,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创造诗意景观的主题。首先,提出了景观及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作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与人类生存及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其次,描述了什么是“诗意”的景观设计,中国传统哲学对其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笔者提出四个观点来论证如何创造诗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许多发达城市出现很多似曾相识的建筑设计现象,结合中国传统商业会馆建筑的独特地域文化表现,对城市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进行简要论述,并倡导设计师将现代建筑艺术与地域文脉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景观。
本文将设计艺术学与经济学进行学科交叉,试图将室内设计产业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当前艺术产业发展与商业经济从理论到实务有结合的需要和趋势,因此本文从对室内设计产业特性进行经济分析入手,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最后,初步研究了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于室内设计产业的影响。
在一些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城市中,人均的绿化占有率极少。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必须在现有的高密度城市当中更大限度地增加景观绿化。本文提出应当从横向和纵向的多维角度来进行考虑,构建一个生态一体化的景观网,特别是应该从纵向方面去着手考虑景观绿化。
景观设计从19世纪发展至今,一直是以视觉艺术为出发点的设计,而人们对景观的感知是五感的综合体验。听觉是仅次于视觉感知外界环境的感官,因此笔者从听觉角度入手,通过对听觉景观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的探讨和案例的分析,以期听觉景观设计能为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景观设计师建立“整体景观”的设计理念。旨在抛砖引玉地启发对景观的五感设计,为人们创造更美好和谐的景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