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及思考

来源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口迁移的自由度大大增强,流动人口的构成更趋复杂,家庭化特征日益显现。而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目前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居住地的不稳定、人户的分离状况、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等,许多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如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子女,从而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进而对劳动力迁移造成影响。我们主张城市化社会转型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共赢”的转型。在“市场之手”完成初次分配后,政府应当在二次、三次分配中发挥干预作用,向弱势群体倾斜,建立完善的教育、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等一套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降至最低,从而实现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城市化。事实上,我们已经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为流动人口提供的教育已经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有调查表明,政府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问题的积极介入明显地降低了城市的犯罪率,改善了城市社会治安。
其他文献
笔者在2005年暑假的田野调查中,有幸访谈到了很多二人转演员,其中有的是在东北家喻户晓的名演员,有的是民间的老艺人,有的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发现在东北大多数的二人转演员都来自于农村,其实二人转本身就是一种来自于农村的民间戏曲形式,而且真正是农民唱给农民听,农民听了就乐和的东北地方戏,农民是打心眼里喜欢它、爱它。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东北社会环境的改变,二人转的影响和知名度越来越
人口因素是城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人口规模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才能实现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莫斯科、东京、巴黎、纽约和首尔五个典型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对策和做法,以期对北京实现人口合理规模、建立和谐首都提供借鉴及有益的启示。
崇文区位于首都城区东南部,面积16.78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35.8万人(截至2005年年底)。作为全市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地域的狭小使得崇文区的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崇文区为对象,通过研究土地资源和人口发展的各种基础数据,旨在探求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进一步提高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为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资源保障,为以人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在中国的产业大军中,农民工数量在迅速增长,农民工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户籍等原因,作为就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比城镇劳动力面临着更大的失业风险和保障缺失。他们的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他们参加失业保险以及受到就业培训的状况如何,如何促进农民工的就业是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更需要政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大
本课题基于对“城中村”居住的流动人口身份、职业、收入来源、居住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城中村”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辨析“城中村”改造对首都流动人口规模调控、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首都人口规模调控角度提出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提出城市发展过程中避免“拉美化陷阱”的措施建议。这一课题的开展,不仅在城镇化的学术探讨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对推动北京市城乡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
随着丰台区流动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流动人口全新发展变化特征的出现,流动人口在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计生、公安、劳动、城管、教育、卫生等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丰台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始高度关注全区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以及管理问题,并将流动人口规划纳人到了丰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之中。正因为如此,全面、系统和深人地探讨丰台区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了解流动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协调,是首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综合协调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和经济超载、以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为主要表现的空间失衡以及与周边PRED关系的失衡,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四大发展方式转变”和实施“六大工程”。所谓四大发展方式转变是指:加快从建设国内先进向国际先进节水型社会转变、加快从人口依赖向劳动生产率驱动型发
文章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必要性:第一,本研究单独对江苏省的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东、海南等省做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江苏省的留守儿童的单独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第二,本研究截取初中阶段(13一17岁)的留守儿童作了专门研究。现有资料几乎都是对从年龄跨度4一20岁的“留守儿童”的笼统研究,没有对某一个“留守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的特殊研
随着一系列重大政策法规及重要举措的陆续出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正逐渐成为青少年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既是我国广大未成年人的福音,也是对广大儿童工作者提出的崭新要求和殷切希望。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贯彻落实,广大儿童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和新模式,为广大未成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取得了不少业绩。比如采取措施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
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间题,引起了学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沉迷于互联网,虽然其严重性比不上以往的一些药物性依赖心理性疾病,但其在青少年中存在的广泛性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很多研究表明,至少有超过10%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表现出网络成瘾的症状,如果考虑到人口基数,那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近几年来,关于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特征,有了很多详尽的分析与探讨,但是,关于边缘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