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水盆地煤生烃动力学特征与煤层气生成量预测

来源 :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新能源,对其成因机制、煤源岩和资源评价的研究已成为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化学动力学对煤源岩进行定量评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煤在成烃地质演化过程中,受地层温度、时间、压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视为与实验室可控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具有相同的化学动力学性质.因此,根据具体实际地质背景资料,煤成烃化学动力学实验得到的生烃动力学方程,就可以进行地质条件下煤热解生烃机制的地球化学模拟和重现,进而定量、动态的评价煤层气源岩.本文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煤源岩热解产物单体烃类气体组分动力学模拟实验,对沁水盆地上古生界太原组(C3t)和山西组(P1s)煤成甲烷和C2~C4烃类气体的组分动力学模型中生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标定,并将实验模拟结果应用到沁水盆地古地温资料研究较多的阳城、沁源和霍山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中去,恢复了这两组煤层的煤成甲烷和其它烃类气体的地质生烃过程,对三个地区的煤层气生成量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原始成煤物质泥炭研究了煤演化生烃动力学,从而对研究地区煤演化过程中的生烃史和生烃特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其他文献
孤岛油田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孤岛潜山构造带上,周围为三个洼陷所包围,西北为渤南洼陷,东北为五号桩洼陷,南为孤南洼陷.2002年底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3.9×108t,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迄今为止,油气来源尚不明晰.孤岛油田至少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成藏期.其中早期成藏发生在馆陶组沉积中期至明化镇组初期,该期成藏破坏比较严重,原油受到了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后期成藏发生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原油也受到了
本文通过新疆准噶尔盆地胜利勘探区块东部-腹部-南缘的石炭系~侏罗系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的全岩显微组分分析研究,对本区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特征、组成及丰度和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初步评价.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原油主要分布在布达特群、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具有分布层位广、物性变化大的特点,表现出贝尔凹陷原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本文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原油的地化特征,原油族组成特征,原油色谱特征.
塔里木盆地典型油藏剖面上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异构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对比值的变化规律表明,尽管油藏剖面上原油物性变化悬殊,有轮南11井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上的重质油,也有轮南1井三叠系TⅢ油组凝析油,还有TⅠ油组正常密度原油,但是在油藏垂向剖面上,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则有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含量从轮南11井奥陶系原油的1.59μg/g油,到轮南1井三叠系TⅢ油组、TⅠ油
我国古、中生代海相地层分布面积逾300×104km2,油气显示广泛,具有相当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海相油气勘探将会成为我国后备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然而,历经40多年勘探,海相油气的探明程度仍很低(石油资源探明程度约4.3%,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约5.5%),在中、下扬子区和华北区未获重大突破.而深入解剖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确认油源岩乃至勘探前景.本文正是以皖南巢县马家山南陵湖组晶洞油苗为解剖点,
我国含油气盆地大多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盆地具有多期源岩和多期成藏的特征,使得油气来源、油气运移及成藏期次的研究变得复杂化.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有助于确定油气来源,区分不同的油气运移事件,提供油气充注及油气藏热演化的信息.通过对比包裹体中烃类与轻质油的成熟度参数,发现轻质油的成熟度高于包裹体中烃类;容3井二叠系包裹体中烃类的成熟度高于容2井三叠系包裹体烃类.结合句容凹陷中--古生界的埋藏史,得出容2井
准噶尔盆地从石炭系到第三系发育多套生油岩系,但是这些源岩大多埋藏深、钻井揭示少,而露头或洼陷边缘样品成熟度较低,使原油的油源分析带来诸多困难.本文根据模拟实验分析,结合实际地质和地化资料,主要分析了几个常用指标在模拟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本区油源研究中的有效性及适用条件.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的中部,为一在华北古生界地台基础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叠合凹陷,面积2823km2.早-中侏罗世为NW向的陆内坳陷盆地,经历了干旱-半干旱-半潮湿-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发育一套湖沼相的煤系建造.厚度800-1000m,分布范围约2300km2,有效泥岩50-250m,煤层厚度6-32m.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15-3.38%,平均0.90%,氯仿沥青"A"0.0016-0
为了探讨不同降解阶段原油化学组成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明确不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及生物标志物参数受生物降解作用影响的程度和变化规律,作者对取自渤中凹陷的正常原油样品进行了实验室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实验在有氧环境中进行,为时9周.本文侧重讨论了在有氧条件下生物降解过程中原油中链烷烃的变化情况.
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原油不仅存在煤成油与下第三系原油,而且存在二者的混源油,其中煤成油是来自本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而下第三系原油则来自苏桥-文安地区之外的下第三系泥岩.本文是在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原油成因分类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典型端元油的混合配比实验及其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